
孤独症融合教育:资源教室的建设(一)
浏览次数:142
在孤独症融合教育中,资源教室如何建设呢? 北京市海淀区结合区域化特色制定了《北京市海淀区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方案》,对资源教室建设做出了本土化的指导性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
筛选
融合教育(全纳教育)是指通过特别设计的环境和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特质孩子,让包括自闭症在内的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学习(随班就读)的一种方式。融合教育希望能合并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系统,将不同种类的学生融合在一起。
浏览次数:142
在孤独症融合教育中,资源教室如何建设呢? 北京市海淀区结合区域化特色制定了《北京市海淀区学区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资源教室建设方案》,对资源教室建设做出了本土化的指导性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
浏览次数:159
四、调整教学时间的分配 教学时间一般分为参与时间和转换时间。参与时间是指教师实际教学,让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转换时间是指从一个场所或者一个环节转换到另一个场所或者另一个环节的时间。通常孤独症学生在转...
浏览次数:170
在融合教育中,如何了解孤独症小学生的适应性调整呢?具体如下: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差异而被明确、合理地提出来,是教学效果得...
浏览次数:162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生态支持的实践探索包括: 一、坚持儿童中心,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孤独症儿童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景为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开端,受中国传统“家文...
浏览次数:141
五、孤独症儿童的个案管理 “一生一案”能够快速明确哪些学生是持有残疾证的学生,哪些学生是备案的随班就读学生,哪些学生有特殊教育需要但未备案。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做好资源匹配,明确...
浏览次数:129
四、全校落实的融合教育模式 融合校园的建立,需要学校领导者规划并建立全校参与的学校组织架构。全校性积极行为支持基于三级预防架构,包括初级、次级和三级预防阶段。 初级预防面对全校学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
浏览次数:147
三、全体参与的融合教育机制 融合教育师资团队建立后,需要建立工作机制,以海淀区探索出的工作机制为例。当一个班级里面出现疑似孤独症学生时,第一步,班主任向学校反映学生的异常表现。第二步,资源教师进行校...
浏览次数:158
孤独症融合教育学校的制度支持是怎样的呢? 随着人们对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的普遍要求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生率的上升,海淀区近乎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都开始主动接纳孤独症学生。努力做好融合教育工作,制定完善的...
浏览次数:189
1993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亚太地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政策、规划和组织研讨会”,会议通过的《哈尔滨宣言》指出,要达到全民教育的目标,所有国家的教育应关注满足所有儿童...
浏览次数:116
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北欧国家兴起的“正常化”思想和“去机构化”运动对隔离的特殊教育体系提出质疑,美国的“回归主流”运动也促使北欧国家掀起“一体化教育”的思潮,主张为特殊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让每...
浏览次数:157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国形成了以普通教育随班就读为主题,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及远程教育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从世界范围内特殊教育及安置体系的发展趋势来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经历了...
浏览次数:155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如下: 一、受教育机会均等 融合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适龄孤独症儿童安置在普通学校,力求最大可能地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享受普通教育的资源。《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