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产生原因 / 自闭症孩子学会的技能,为什么一到生活中就不会用了?
返回

自闭症孩子学会的技能,为什么一到生活中就不会用了?

浏览次数:2447 分类:产生原因 分类:康复训练 分类:新闻资讯

自闭症孩子学会的技能,为什么一到生活中就不会用了?

许多家长都奇怪:自闭症孩子明明会用水杯喝水,怎么换个杯子就不喝了?在家会自己上厕所,怎么到了外面就不会了?在康复机构听到老师的指令会回应,怎么去了幼儿园就不行了?……

自闭症孩子学会的技能,一到生活中就不会用了,是由于它们没有得到泛化。

干预训练的目标,是希望自闭症孩子无需大人的监护,也能掌握已经学会的技能,长期保持不忘记,在不同场合、变化不同方式也能灵活应用。干预训练光在课堂“学会”是不够的,还要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泛化”。

一、什么是泛化?

泛化是指当孩子的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他的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

一个泛化能力弱的自闭症孩子,学会某个技能之后,只能在特定情境中使用。比如孩子只在家里才会自己上厕所,在外面有便意的时候就急得直哭。这说明他并不理解“厕所”这个概念,也就无法使用新学到的技能,难以融入社会。

比如,大人教会孩子上厕所之后,孩子去学习的卫生间,也能自己上厕所,并且会清洁身体并冲水,之后洗手。或是孩子在幼儿园有了便意,没有大人的提醒,也知道上厕所,以及之后的清洁。这就说明自闭症孩子已经掌握上厕所的技能了,上厕所这个动作得到了真正泛化。

二、泛化有哪些种类?

1、指令(刺激)泛化

指令(刺激)泛化包括人物、指令和教具的泛化。

人物的泛化:对于教导者的泛化。比如在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不同的人问孩子同一个问题(你多大了?你好吗?),孩子都能准确回答。

指令的泛化:用不同问法问同一个问题。比如家里的餐桌上放着一个苹果,妈妈问自闭症孩子:桌子上有什么?你在桌子上看到了什么?桌子上的是苹果吗?孩子都能做出正确的回答。

教具的泛化:孩子能够实别不同的教具。比如桌子上放着红色的苹果、绿色的苹果,还有苹果的图片,妈妈拿着这些苹果让孩子辨认,他都能认出这些是苹果。

2、反应的泛化

自闭症孩子听到指令后可以做出不同回答。比如大人教完孩子一项技能后问他:“你学会了吗?”他能有多种回答:“我会了/学会了/我知道了。”

3、环境的泛化

从教学环境逐渐过渡到自然环境。比如,教学人员可以在情景教室设置选购商品、等待、付款等环节,货架上摆放真实的商品,老师穿着收银员的衣服,训练自闭症孩子购物。等孩子能独立完成整个购物流程后,再带孩子去便利店、大超市,模拟在情景教室的训练,知道孩子可以在超市中独自完成购物流程。

经过以上三步的泛化训练后,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就是自闭症孩子孩子当时学会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不断地在生活情境中巩固。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