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培养自闭症儿童模仿能力的方式,是转换引导的模仿动作训练。
当孩子玩玩具或物品时,教学者先观察并找出他习惯的玩法;再把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拿来,在孩子面前用夸张的动作反复用孩子的玩法玩这个玩具,尽量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教学者这儿来。
接下来,教学者把孩子抱在怀里,玩玩具吸引他把玩具拿回去。如果孩子没有伸手去拿,而是对这个玩具已经失去了兴趣,不爱玩了,教学者就要把玩具还给孩子,并鼓励他玩。随后,大人在旁重新观察孩子玩玩具的习惯,按照之前的方法再做一遍。孩子这回要是伸手拿玩具,并且按照自己的玩法玩,大人就要立即称赞他,然后从孩子手中把玩具拿来,在孩子面前玩,吸引他把玩具拿回去,看他是否还会再玩,如果会的话就称赞他。
这样一而再、再行三地重复上面的过程,孩子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会从大人手中拿回玩具,而且继续依照他的玩法玩时,就说明孩子与大人之间已经产生了呼应的关系,有了这种呼应的关系,就可以进行“移花接木”式的模仿训练。即通过这种干预孩子玩玩具的过程,建立起大人与孩子之间的呼应关系后,大人转变玩法,利用两者相呼应的关系,引导孩子去模仿大人的另一种不同玩法。大人用同一玩具稍微改变一点玩法,并帮孩子学会新的玩法。当孩子能够模仿大人的玩法时,既要及时鼓励病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慢慢地将孩子带入模仿的情境里,让孩于感受到与大人相处是件愉快的事。另外,要是有两位教学者(比如爸爸和妈妈)的话,可通过唱游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模仿能力。
爸爸可以先坐在孩子对面,操作玩偶或敲击乐器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再配合节奏轻快的歌曲做动作(如拍拍手、摇摇头、踏踏脚等简单动作)。这时,妈妈坐在孩子的后面轻轻抓住孩子的手模仿爸爸的动作,当孩子做出爸爸的动作时,即使完全是靠妈妈的帮忙才完成的,也要立即表扬。妈妈辅助孩子完成多少动作,要根据孩子的模仿程度而定,由整个过程的辅助慢慢地转为局部的辅助,最后就完全退出。当孩子在没有妈妈的辅助下,能一再地主动模仿爸爸的动作之后,再进行另一个动作的模仿。这种面对面的模仿动作训练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会有效果。
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模仿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细水长流的进行。家长千万不能采用“揠苗助长”的教导方式,让孩子陷入“学了又忘,忘了又学”的恶性循环。只要老师和家长肯付出爱心,在轻松的气氛下不著痕迹的进行游戏,就会慢慢诱导孩子学习模仿的动机。家长可以在日常起居中随时随地利用机会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模仿能力。具备模仿能力之后,孩子才能顺利进行各方面的学习。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