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自闭症孩子独自一人旋转瓶盖、随意翻书或敲打积木的时候,嘴里都会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家长或特教老师应该如何干预训练,才能减少这种行为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父母用语言制止,自闭症孩子的“哼哼唧唧”也停不下来。每天他一个人玩或是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容易发出“哼哼呷唧”的声音。
要是对自闭症孩子的行为进行功能分析就会发现,孩子在任何时候嘴里都可能会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其原因一部分是为了引起关注,但更多是自我刺激。要想寻找确切原因,爸爸妈妈可以在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走过去,待在他的旁边。这时,孩子要是不看爸爸妈妈,还是自顾自地玩、嘴里会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就可以推断,孩子的行为功能并不是引起别人关注,而是自我刺激。
针对自闭症孩子“哼哼唧唧”的现象,行为管理方案如下:
1、如自我刺激行为发生频率比较高,则应引起重视
一些自闭症孩子无论是一个人“玩”,还是与父母待在一起时,嘴里都会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可见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无事可做,因此,仅仅找到替代行为(如接儿歌歌词,与“哼哼唧唧”的声音会产生竞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语言制止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因为刺激来源于身体本身,无法轻易消除。只有提高自闭症孩子的个人能力,让他多关注外界环境和事物,打开兴趣面和沟通的渠道,才能有效减少自我刺激行为。
2、如果孩子不会功能性地玩,就要教他玩玩具
许多自闭症孩子“玩”的时候,会旋转瓶盖、敲打积木、随意翻书。这说明,他们不会功能性地“玩”,只是停留在感官刺激上。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教他们功能性地玩玩具,可以先从操作性玩具开始教起。这样,既锻炼了孩子小手肌肉的力量和灵活度、手眼协调的能力,又教会了功能性玩玩具的技能。自闭症孩子学会玩玩具之后,就不会过多寻求无意义的感官刺激,“哼哼唧唧”的现象也就相应减少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