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个初春的下午,赵占兵与妻子凝望着玩耍中的儿子。5年前,医生告诉他,他的儿子赵弈患有中度孤独症时,他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抱着一线希望,赵占兵带儿子跑到另一家大医院,可诊断结果与之前完全相同。
赵弈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但却从不愿与他人对视和交流。2010年12月22日,他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家庭。2岁多时,赵弈还不会说话,跟家人不亲近,别人喊他的名字也不理。在亲友的建议下,负其赵占兵于2013年2月带着他到医院检查。
39岁的赵占兵比实际年龄老成许多。“那天,我拿着两份相同结果的诊断书,感觉天都塌下来了!”悲伤之余,他与家人商量,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带儿子到孤独症康复中心进行干预训练。
赵弈对家里的事不关心,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很难集中注意力,父母说什么似乎都与他无关。而且,他特别淘气,自制力也不好,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哭。
为了儿子,赵占兵的妻子放弃了工作,辞职在家照顾儿子和丈夫。经过半年多的康复训练,赵弈学会了说“爸爸”;两个月后,又学会了说“妈妈”,并逐渐开始说话。儿子第一次说“爸爸”的当天,赵占兵兴奋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
除了在孤独症康复中心进行干预训练,赵占兵还买了一些康复训练器具,平时在家也带着赵弈进行干预。孩子5岁时,康复中心的志愿者李俏发现他对音乐非常敏感,就建议赵占兵在这方面多加培养。从此,赵占兵白天上班工作,周末和晚上就要陪儿子学习钢琴。
除了学钢琴外,赵占兵还给儿子报了声乐和打乒乓球等课程,父子双手相牵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求学路上。每次钢琴课,赵占兵都用手机将儿子的学习内容录下来,以便他回家练琴时有个参照。
为了患孤独症的外孙,赵弈的姥姥也从老家铁岭来到沈阳帮忙,让赵占兵夫妇身上的担子减轻了不少。经过几年的康复训练和音乐等艺术课的培养,赵弈逐渐变得性格开朗起来,不仅能和家人交流,还能与外人进行简短的对话。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