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阶梯性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模式
浏览次数:2099 分类:康复训练
只有设计阶梯性自闭症康复模式,才能建立相对稳定而有效的群体康复管理机制,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效果。
1、第一阶梯自闭症康复模式
适用于较为典型的或干预前期的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为:感知觉能力差、行为素乱、无明显有意义语言、无需求表达的适宜方式、难以正确执行简单的生活指令等等。康复训练要把握其主要存在的问题,以个体化训练为主要形式,以感知觉训练为主要内容,采取一对一强化干预、环境适应性训练、悦性音乐游戏训练等综合方式进行干预。
2、第二阶梯自闭症康复模式
经过第一阶梯的康复训练,自闭症儿童开始具备一定的情绪与行为调控能力,也开始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语言运用和言语理解开始发展。这时,康复训练可以运用个别化训练与小组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以社会适应性基础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采取一对一个体干预、行为调控、基础沟通技能的演练等方式进行干预。
3、第三阶梯自闭症康复模式
经过第二阶梯的康复训练,自闭症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沟通的意愿进一步加强,并开始关注自身社会性行为方式对周围环境与人的影响。这时主要康复目标应以社会适应性技能的建构及运用为主,辅以社会互动性的小组模式进行训练,为其步入正常儿童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综上所述,自闭症康复是结构性、综合性、适应性、整体性的训练行为,既要考虑每个自闭症儿童的问题及其需要,也要考虑孩子发展的整体趋势。
上一篇: 缓解轻度自闭症患者情绪的问题的社会性工具
下一篇: 怎么教自闭症孩子介词?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