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和康复方面,家长容易产生两种不良心态:操之过急和攀比之心。这两种心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康复的“毒药”,而家长却浑然不觉。
有一些家长过于心急,在孩子被确诊为自闭症后,就想用一些“特效”方法立竿见影地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尽早走出自闭。曾有一位家长抱怨说:“我每天都对孩子训练很长时间,天天训练,一年多了怎么还是不见效呢?”
专家一问才清楚,这位家长训练的方式是吃饭也训、走路也训、玩游戏也训,随时随地让孩子处于紧张的训练氛围中。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就会让自己做这做那,长此以往,孩子的恐惧心理加剧,对训练内容就有抵抗情绪了。慢慢的,孩子的脾气也大了,经常会突发性的大吵大闹。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果。一方面,要先找准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训练项目不能太多,要根据孩子的水平进行。孩子要是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不佳,就先从一项训练开始。能力较高的孩子可以两项同时训练。
此外,训练的时间应循序渐进,不能一步到位,更不能急于求成。以训练静坐为例,如果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静坐半小时,那第一天孩子只要能静坐2分钟即可,之后再慢慢增加到5、8、10分钟……如果从一开始就定一个孩子难以完成的高目标,孩子就会出现情绪波动,轻则发脾气,重则哭闹,不愿继续配合。因此,在自闭症康复训练中必须确保好训练内容、项目、时间都适当,训练过程轻松愉快。
还有一些家长明知孩子就是患了自闭症,但仍不甘心。他们不断地付出心血,可就是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其实在外人看来,他们的孩子已经进步很大了,可是当有人如实相告时,这些家长就会拿一些同龄正常孩子来跟自己的孩子对比,怎么比都觉得差距太大,认为自己的孩子事事不如人。
这类家长的问题在于没有正视自己的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待自闭症儿童,不应当期望过高,拿他们同正常孩子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要是一味这样对比下去,只能让家长和孩子都失去信心。正视事实、随时发现到孩子的闪光点,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进步。
家长要是将孩子康复训练之前和之后的能力作对比,就会惊喜地发现孩子进步很大,这期间的表扬和奖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会让孩子在家长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之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
自闭症治疗和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会伴随星孩终生,欲速则不达。家长的心态调整好了,孩子才可能早日康复。
上一篇: 自闭症孩子“会吃”才能“会说”
下一篇: 跟自闭症儿童交往的13个注意事项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