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孤独症早期融合教育呢?
从全球融合教育的发展来看,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融合教育走过了从隔离型特殊教育到回归主流的安置型教育,从“残疾儿童”到“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反标签化教育,从提倡普通教育中“提供最小限制的环境”到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紧密合作。融合教育随着阶段性发展,已不再是只提供普通环境的随班混读,也不再是不考虑自闭症儿童特殊需要的求得同步。
融合教育强调在普通环境下营造特殊支持的小环境。特殊支持的实质是强调适应的相互性,通过环境的改变以适应自闭症儿童的需要,通过对个体的支持,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环境。
需要强调的是,融合教育不是只提供普通环境的随班混读。有的家长误以为融合教育就是给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普通的环境,认为和普通孩子经常接触,他们自然就好了。研究人员曾调查过几个经过训练后进入普通幼儿园的自闭症儿童:有的在教室里到处走动无人理睬;有的静静坐在椅子上,大脑完全游离而无人问津;有的为了不影响小朋友上课被老师紧紧抱着,不让其挣脱。这样的孩子“融合”之后,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这样的“融合”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融合教育不是在普通环境中求得同步。有的家长认为把自闭症儿童训练好了,就可以去幼儿园了。而“好了”的标准是什么呢?家长往往强调认知和学业的东西,认为学业跟上了就可以和小朋友同步了。可是自闭症儿童一旦上了幼儿园,家长就会发现更多学业以外的问题,用家长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该出问题的地方出了问题”。
真正的融合教育,是建立在承认并且充分尊重自闭症儿童特点的前提下,提供他们需要的帮助,依据每个孩子的能力特点适度要求。强调同步是对孩子个体特点的不尊重,对个性差异的不接纳。同步势必造成自闭症儿童负面情绪的积压,从而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家长往往不但没有提高警觉,反而再度施压,形成恶性循环。真正的融合教育强调的是通过支持达到相互适应,达到自闭症儿童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