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的特征有哪些呢?
孤独症儿童有许多与社会性障碍紧密相关的沟通和语言问题。就口语沟通而言,一些孩子不能发展出应有的言语能力,甚至永远都不能说出让人能听懂的话,因而成为功能上的“哑巴”。有些孩子虽在早期发展中产生了口语,但随后似乎又丧失了这种能力。另一些几乎从不说话的孩子有时嘴里可能会意外地蹦出个别字词。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孩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成功掌握诸如手语、图片/文字符号系统,或计算机辅助设备等扩大和替代沟通系统。
那些能开口说话的孤独症儿童也表现出一些异质性特征,具体如下: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的特征之一:仿说
仿说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指孤独症儿童在听到字词或短语以后再将它们重复出来,有的是立即重复,有的是在一段时间过后再重复出来。仿说的功能既可以是沟通性的,也可以是非沟通性的。一些医生认为,仿说性的语言为孩子获得并建立更加自发和多样化的语言奠定了基础。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的特征之二:代词反转
比如用“我”来指代“你”,或是用“你”指代“我”,在孤独症儿童中是很常见的现象。还有很多孩子使用第三人称指代自己。这很可能与他们喜欢仿说有关,孩子不自觉地使用从他人口中所说过的代词。比如,孩子可能鹦鹉学舌似的以“你想要一块糖”对“你想要一块糖吗?”的问题表示肯定的回答。另一种解释是孤独症儿童可能混淆了听者和说话者之间的角色,因为他们存在整合相关信息方面的问题。
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的特征之三:隐喻式语言
隐喻式语言指的是孤独症儿童用奇特的语言方式表达一种想法,或对某一特定事件做出反应。这些表达方式并非隐喻,而是一种具有独特联系的语言,只有孤独症儿童和那些亲身了解那些孩子创造这种关联经过的人才懂。一个孩子可能会把一本故事书或者童谣中的短语跟特定的事件相联系,比如,孩子在下雨天可能会不断重复童谣《倾盆大雨》中“老头子鼾声阵阵”的句子。同样,一些孩子会使用有特质意义的生造词(即自己编造的新词)。例如,一个孩子发明了“Rol-Rol”这个词,用来代替“油炸玉米饼”。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语言表达的特征,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