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的教学策略
浏览次数:1390 分类:治疗方法
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的教学策略有哪些呢?
ESDM的教学实践过程融合了ABA、PRT和丹佛模式的干预方法,使孤独症儿童能够更好地参与积极情绪体验,让他们关注社交刺激,并反过来将社交刺激作为对患儿的奖赏,强化其继续参与这类活动的动机。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一、使用正向情感
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强调积极情感、情感调节及唤醒度状态,认为这可以使社交参与和学习直接激活社交脑区和相关的神经递质,促进社交和沟通行为的发展。ESDM主张通过“喜欢”“想要”这两种社交奖赏体系来提高患儿的社交动机。
二、使用正性行为方法矫正问题行为
攻击、破坏、扰乱或重复、刻板行为等可以通过正性行为方法来矫正。正性行为方法重点采用正常的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而非每次都生硬地消灭问题行为。实现正性行为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恰当的强化策略去发展、塑造和增加符合传统且适当的行为。
三、高强度教学
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认为,孤独症儿童发育缓的原因之一是学习机会减少。如果患儿与他人社交活动的体验被剥夺,那么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关系及象征性思维会受到终身性影响。因此,强化教学的目的是要填补学习的缺口对患儿的教学可以融入每一次社交互动中,经验丰富的教师每10秒就能创造一次学习机会。
四、以共同活动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介
共同常规性活动是指游戏过程中,两个同伴都是主角且彼此分享。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中,共同活动是教学的主要媒介。互动游戏以孤独症儿童为中心,由他们选择喜欢的活动和素材,教师通过明确哪些目标可供患儿选择,哪些行为需要被塑造或者被强化,以及活动顺序如何安排等,来共同分享对游戏的控制。
五、家庭参与
父母和家庭的参与是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最佳实践方式,也是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干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ESDM以人际关系为中心,在训练过程中加入家长元素,方便患儿在家中接受干预,利于儿童—医院—家庭—学校—社会的层层融合。只有当父母及其他照顾者学会如何参与患儿每天都在进行的活动,与患儿发生充分的互动时,患儿的潜力才能更大地被发掘。
以上就是孤独症早期干预丹佛模式ESDM的教学策略,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ABA疗法的衍生干预技术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