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史
返回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史

浏览次数:998 分类:新闻资讯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史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史大致如下:

1943年美国约輸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医生 Leo Kanner首先报告了1例早期儿孤独症患者,揭开了有关孤独症硏究的序幕。随着对孤独症的进一步认识,研究人员对孤独症的归类发生了一系列演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心理学会相继颁布的DSM-I和DSM-II,均将孤独症收录为儿童精神分裂的一种。1980年颁布的DSM-III将孤独症区分出一般的精神病。儿童孤独症在30年前属于一种罕见疾病,患病率在0.1%以下,很少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和进行诊断。甚至在20世纪中期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即所谓的“冰箱妈妈”理论。采取精神分析法进行治疗,但是没有疗效。随后,人们逐渐认识并按照后天的父母教养,以及家庭因素来解释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成因,也被认为是过于绝对。

到20世纪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在临床实践中被诊断的患儿数也就逐年增多,临床医生逐渐重视了该疾病。曾将儿童孤独症作为一般发育障碍(PDD)的一种。科学家们通过对孤独症的全面了解,包括遗传代谢、认知发育、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向了大脑及神经发育方面和基础研究。

最近20年来各国报道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的孤独症发病率1975年为15000,2000年为1/150,2012年为188,近期的研究数据显示,每59个男童中就有一个是孤独症患。英国占1.57%,日本占1.8%,韩国占2.6%,WHO报告发病率为1150。全球约有6700万孤独症患儿。美国孤独症最新的整体患病率为16.8%,不同社区的患病率为13.1-29.3%。

发育行为疾病是继儿童心脏病之后,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第二大类疾病。美国卫生署将孤独症列为十大难症之首。儿童孤独症是发育行为疾病中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成为神经发育行为学、儿童精神病学、特殊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及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孤独症逐年升高的发病率引起了医学界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其原因一是随着心理生理环境的日趋复杂,确实,患孤独症疾病的人数增加了许多;二是人们对孤独症疾病的识别能力不断提升,对诊断标准掌握得更加熟悉,使发病患儿不断增多;另外,诊断加积也可能导致孤独症患病率上升。

以上就是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史,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

特此声明:本网站中的所有文章均由自闭症专家、医生、康复机构、特教老师、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原创,或其他网站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或注明出处。如果这些文章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

http://www.99zbz.com

您好!请登录

点击取消回复

    个人中心我的 分类 购物车 我的足迹足记

    在线客服x

    客服
    回到顶部

    购物车

    X

    我的足迹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