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是如何变迁的呢?
孤独症的诊断是后续治疗、干预和教育的重要基础,唯有确切的诊断才能对症下药。从早期婴幼儿孤独症到孤独症谱系障碍,从早期 Kanner对孤独症的描述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孤独症和相关障碍的诊断标准引发过争议,也先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0年,《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将婴幼儿孤独症包含在广泛性发育障碍中,并指出具体障碍表现为“早在幼儿30个月起,便出现少有对他人的反馈、沟通技能的损害、对各种环境奇怪的反应”。
1987年,《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版)中将孤独症的诊断标准提升为需满足16条诊断中的8条,涉及社交、沟通及限制性兴趣或活动三大领域。在这一标准中,诊断孤独症出现的时间由30个月起延伸至36个月起。《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中沿用了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范畴,并将这一障得数量细化为5个亚型:孤独症、阿斯佩格综合征、雷特综合征、年瓦解性障碍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且起始年龄均为36个月。
2013年发布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对孤独症有关的诊断标准、特征及严重程度重新做了详细描述。第5版相较于第4版主要有以下更新:第一,定义第5版中用孤独症谱系障碍替换了广泛性发育障碍。第二,核心症状。第5版将第4版原有的三大核心症状合并成两个维度。研究者认为语言交流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是两个密不可分的维度,要求孤独症的诊断必须同时具备社会/流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这两组症状。第三,严重程度。第5版的诊断标准根据孤独症的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以判别需要帮助和支持的程度。第5版对孤独症进行了最新的更改和描述,既完善了孤独症的辨别分类,显著地提高了诊断的同质性,又为更多医学者提供了较为精准的判断细则。
2018年最新发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分类》(第5版)相比较,同样使用了孤独症这一说法,并且将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定义为社交障碍和狭隘刻板的行为,而没有将之前的语言障碍归入第三个核心障碍。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提供了孤独症患者有智力障碍和没有智力障碍的详细区分方法,同时强调成年患者和女性患者可能对本身孤独症症状的隐藏,并且由于《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是推荐给全球各国使用的,其标准更加宽泛,考虑了国际文化间的差异。例如,《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不强调儿童对玩具的具体玩法,而着重于儿童玩玩具时的刻板程度,而《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分类》(第5版)将某些玩具的玩法作为诊断的一条标准。综合来说,《国际疾病分类》(第11版)的发布,对使用《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分类》(第5版)为标准的孤独症诊断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孤独症的诊断标准,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