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ABA训练中,我们要区分哪些行为是好行为,哪些行为是坏行为;我们要增加什么样的行为,减少什么样的行为。
这个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但在不少家长身上都存在着误区。一位妈妈在与另一位家长交谈,自闭症孩子在一旁独自玩耍,摆弄墙上的电灯开关。他不停地用手按,天花板上的吊灯也随之一亮一灭。孩子抬头看着闪烁的灯,按得更起劲了。妈妈很生气,一把把孩子拉到身边来,严厉地说:“以后不准乱动东西!”
一位妈妈在给6岁的自闭症儿子做训练。孩子似乎对学习的内容不感兴趣,眼睛总是看着别的地方,嘴里不停地哼着昨天在广告里听到的歌,一会儿又重复上午妈妈和邻居交谈时说过的几句话。妈妈觉得他这样不停地说话也不错,也许能练练发音什么的,至少总比从不开口说话强,于是就不再继续训练了,任由孩子独自嘟嘟囔囔。
这都是反面的例子。那么,两位母亲的误区在哪里呢?
自闭症儿童在发育、发展过程中,要通过观察动作所引起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学习、理解事物。第一个例子中,按电灯开关实际上是一种探究环境的行为,但妈妈把这种恰当的探究行为当成了问题行为,不仅不予鼓励,反而进行压制,这是不恰当的。自言自语不是正常的、积极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可能是在进行听觉上的自我刺激或是为了逃避训练。但在第二个例子中,妈妈却把这当成了好的行为,非但不加阻止,反而纵容。
请家长朋友们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平时对待自闭症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会发现有一些地方正是由于没有正确区分“好行为”和“坏行为”而进行了不妥当的处理。因此,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先要冷静地回答这个问题:“这个行为到底是好还是坏?我要不要花费精力去减少它?”
那么,好行为和坏行为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在判断时,不妨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这个行为是否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这个行为是否干扰了他的学习?这个行为是否给别人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利用这些标准,我们也可以对问题行为进行排序:对日常生活、学习干扰最大、给他人带来最严重困扰的行为,就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其他的则依次排列。如此排序是为了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应时刻保持一条红线,这条红线就是判断好行为和坏行为的标准。当孩子的表现逾越这条红线时,就拉响头脑中的警报器。
综上所述,在自闭症ABA训练中,我们要区分哪些行为是好行为,哪些行为是坏行为。
上一篇: 自闭症ABA训练:拓展“行为”概念
下一篇: 自闭症ABA训练:具体分析孩子的行为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