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是怎样的呢?
1943年,美国医生利奥·凯纳(Leo Kanner)首次提出孤独症(又译为自闭症)概念。1982年,陶国泰教授发表了论文《婴儿孤独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论文报道了4名中国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他们是我国最早被发现并被确诊的孤独症患儿。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使用的残疾标准中,孤独症属于精神残疾范畴。2010年,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数量约为11.1万人,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其中孤独症儿童数量约为4.1万名,占精神残疾儿童总数的36.9%。孤独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是带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孤独症的主要致病因素。环境因素,特别是对发育时期孩子的大脑有不利影响的因素也可能是孤独症的致病因素。
早期行为观察是实现早期识别、转诊、确诊和干预的关键一步。神经生物学研究证实,幼儿的大脑神经具有可塑性,后天良好的环境可使有先天发育障碍的儿童大脑重回正常发育轨道。为提高我国医师识别孤独症儿童早期行为特征的能力,规范早期筛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主持,并邀请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业专项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研究项目专家组以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参加讨论,参考美国、英国等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管理指南,同时结合国内外孤独症研究进展,形成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干预专家共识》,对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识别、筛查、干预方法和原则都做了详细的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与干预,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下一篇: 自闭症融合教育中的团队协作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