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强化物的运用法则(四)
浏览次数:657 分类:治疗方法
十二、在早期的教学中,要说明所强化的行为
这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意识到什么行为正受到强化,明白你要他重复什么行为,增强强化物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说明所强化的行为,有助于教师提醒自己专注于要圳练的目标行为。以后,就不必具体说明所强化的行为了,因为孩子会理解行为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系。
十三、过一段时间之后,强化不要过多,要更实际
采用实际的、自然的强化物,能促进泛化。否则,如果自闭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强化,适当行为就有可能消失,破坏性行为就有可能重新出现。
十四、不要把奖品用作贿赂
不要让自闭症孩子习惯事先知道会得到什么强化物。在孩子出现破坏性行为时,不要提醒他说如果中止破坏性行为就能得到强化物,也不要威胁如果不中止破坏性行为就会失去强化物。在破坏性行为出现之后,不要追加强化物,也就是说,在破坏性行为加剧时,不要给予破坏性行为加剧之前没有出现过的额外强化物。
在短期内,行贿似乎非常有效。在得到贿赂时,孩子常常会马上中止破坏性行为。这是一种短期策略,虽然可能暂时缓解破坏性行为,但会引起长远的问题。你和孩子都会依赖行贿。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经常用强化物提醒孩子,不得不经常提醒孩子要做什么才能得到强化物。这也会使孩子和你讨价还价,还会使孩子习惯于先考虑要得到的强化物是否值得自己做出你所要求的努力。
要在适当的行为出现之后再告诉自闭症孩子能得到什么奖赏,这除了能抵消行贿的不良后果,还能使强化不易预测,从而可以逐渐减少强化。一旦你开始依赖“如果……,那么……”式的讨价还价,就是承认这种互动的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如果你停止叫喊,我就给你汽水。”这时,孩子只因你给予的东西才改变行为,而不是因为他听话,也不是因为要做的事是正确的。专注于外部强化,会减少孩子内化做出较好选择的愿望。
十五、运用差别强化
差别强化是教授技能和矫正破坏性行为的一种重要方法。差别强化很简单:对最好的行为或成绩,给予作用最强的强化物;对最希望出现的行为,给予自闭症孩子最想要的强化物;对不太重要的行为,给予质量较差的强化物。
上一篇: 自闭症强化物的运用法则(三)
下一篇: 自闭症治疗的三个阶段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