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假装游戏水平总体低下
肯纳于1943年最初报道11例自闭症时,发现其临床症状之一就是缺乏假想游戏,与普通儿童存在差异。1975年,里克斯等人认为自闭症的核心问题是总体表征能力的落后,这种滞后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手势乃至假装游戏。有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无论在提供辅助的假想游戏能力测试还是自发的假想游戏行为测试上都显著落后于其他发展性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还有研究者比较了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普通儿童三组被试模仿单一假装行为和系列假装行为的效果,结果发现唐氏综合征儿童具有相对较好的假装游戏能力,但假装游戏模仿能力较差,而自闭症儿童对单一假装行为的模仿水平最好,但对系列假装行为的模仿水平最差。
虽然自闭症儿童普遍表现出假装游戏障碍,但仍遵循普通儿童假装游戏的发展规律,也存在发展的关键期。研究人员认为,患儿的假装游戏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倒U型发展趋势,5-6岁出现频率最高,5岁之前呈增长趋势,6岁后呈下降趋势,总体发展比普通儿童较晚;自闭症障碍程度越重,假装游戏行为次数越少;相对于指向自己的假装游戏,患儿更缺乏指向他人的假装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训练的促进,患儿能发展出一些较低层次的假装游戏行为。
三、假装游戏的水平与社会障碍的程度显著相关
自闭症儿童的假装游戏障碍与其社会交往障碍关系密切。国外专家采用假装游戏测验测试了5-12岁的严重社交障碍者和社交正常者,结果发现社交正常儿童的自发性假装游戏水平符合其年龄发展特征,但社交损伤者的自发性假装游戏水平落后于其年龄水平。患儿的社会交往、沟通等障碍表明他们存在与环境互动的困难,这种困难实质体现在缺乏社会规则适应能力,无法有效地对社会规则进行理解和内化,再进一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指导自身行为。患儿长时期通过摔打、撕咬等游戏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感官需求,当他们发展到能理解和依据玩具功能来开展游戏后,必然要经历假装游戏阶段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但由于他们一直处于低水平的假装游戏阶段,甚至迟迟无法进人该阶段,导致他们的社会化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同龄普通儿童水平。考虑到假装游戏是连通患儿主观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重视发展患儿的假装游戏可以为其早期社会适应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的特点,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的特点(一)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