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温州市副市长章月影接受建议,浙江应尽快建立起全方位、系统性、闭环化的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诊断机制,实现病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据2022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显示,目前中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且呈现增长趋势。
章月影表示,孤独症不仅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也给社会带来较重负担,如能早发现早干预,就能对患儿的救助起到极大作用。然而,目前浙江省尚未完全建立标准化、精准化、闭环化的孤独症早期筛查及跟踪反馈机制,不少地区甚至主要依赖于家长自助发现,为此,章月影提出一系列建议以加快健全浙江省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干预机制。
“希望孤独症筛查工作能被纳入婴幼儿定期常规体检服务,运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等工具,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0-6岁儿童提供11次心理行为发育初筛服务。”
章月影建议,卫生院先将孤独症病例信息转诊至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接受复筛,对复筛严重阳性病例逐级转诊至市级、省级筛查机构,进行评估确诊,同时确诊信息将被及时反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便后续指导跟踪。
同时,孤独症康复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也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将机构纳入特殊教育体系,由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开展监督指导,卫健、残联等配合做好医务人员、相关协议等监管工作。
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干预的过程中,信息的跟踪反馈和共享也是关键。章月影建议卫健部门牵头,有效整合教育、民政等资源,对初筛异常儿童进行登记备案,在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实现患儿信息共享。
“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指导。”章月影表示,“比如高校可探索开设儿童康复专业(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方向),设置教育学、康复学等科目,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理论实践素养的儿童康复人才。”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的表现:适应行为问题
下一篇: 我国自闭症学生的职业教育现状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