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主要表现为患儿自身的缺陷及他人对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
一、自闭症儿童自身的缺陷
患儿自身的发育障碍,导致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负面影响。以患儿存在的如厕问题为例,由于他们在社会性情感互动能力上存在缺陷,导致他们在理解和享受社会关系上存在障碍。普通儿童之所以能够较为顺利地进行如厕,关键在于他们能够较为容易地接受如厕训练,因为他们懂得通过如厕技能的掌握来获取成人的肯定与赞美,也就是说他们具有掌握如厕技能的动机,但自闭症儿童由于信息整合的能力存在缺陷,无法有效猜测与理解他人的意图,也无法解释和预期他人的行为,导致他们难以理解如厕训练的相关指令,无法做出符合期待的行为,也不能顺利将注意力集中到如厕的一系列动作学习上。
二、他人的不当养护方式
首先,家人出于怜悯心理,对自闭症儿童事事包办,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孩子注定是家庭的中心人物,家庭的很大一部分资源都是花费在孩子身上,对于存在身心障碍的自闭症儿童而言,更加激起了家庭成员的怜悯和关爱情结,于是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不少患儿家庭出于减轻孩子负担的想法,家人都围着孩子,替孩子包办吃饭、穿衣等环节,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从根本而言,就是一种对孩子的过度爱护和保护,使得孩子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完全不能承受生活的挑战,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不会独立吃饭、独立穿衣、独立如厕、独立打扫卫生、独立系鞋带等。
其次,家长缺乏耐心,不愿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不少家长上班忙碌,回家还要照顾自闭症儿童,于是他们怕麻烦,嫌弃孩子学习慢、动作笨拙,比如有的孩子自己洗手,不仅手没洗干净,还把衣服打湿了,父母要帮他们重新洗;孩子自己穿衣,把衣服穿反了,父母帮他们重新穿,耽搁了上班的时间等等,因此父母也就自己给孩子包办了这些,殊不知这导致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而且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多数自闭症儿童的家长都认为一定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儿童独立完成或由家长提供辅助的比例却不高,接近一半的家长都选择替孩子包办,这些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年龄均显著落后于生理年龄,并且滞后三岁左右,落后二到三个标准差。最后是家长、教师、康复人员只关注到对患儿的缺陷,比如言语与社交,进行补偿,而忽视了对其生活自理的技能进行培养。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