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一)
浏览次数:766 分类:治疗方法
在自闭症治疗康复方法中,社会故事法是很常见的一种,
社会故事是社会故事疗法的载体,其拥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富有不同治疗特性的句型。其编写原则也同样必须讲求科学性,可遵循以下原则和标准。
一、标题的编写原则
1、根据目标行为设定明确的标题
社会故事的标题,应该能够反映社交的所属领域及可能对应的目标行为,例如社会故事“我要怎样刷牙”,就可从标题出发确定其所属的生活自理领域,其目标行为是“孩子懂得自行刷牙的步骤和程序”。如果将此社会故事标题换成“牙刷弟弟和水杯哥哥”,看似增加了童趣,吸引自闭症孩子注意,但标题领域不清楚,内容不明确,不符合社会故事治疗的科学性原则,降低了对孩子目标行为的治疗效果。
2、以疑问句或陈述句设定标题
社会故事的标题,通常以疑问句或陈述句的方式展开。疑问句标题从询问者的角度出发,简单又童趣地就某种社交情景或某种行为模式发问,引导自闭症孩子在社会故事内容中寻求解答。陈述句标题从解答者的角度出发,直接明确地就某种社交情景或某种行为模式给予行为建议,引导孩子在社会故事中寻求正确的做法。
3、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撰写标题
社会故事的标题可采用第一人称“我”进行编写,视自闭症孩子为询问者,将孩子直接置于社会故事的内容之中,通过第一视角的描述,增进孩子对社会故事内容的体验。此类标题对于存在特殊刻板行为的孩子尤其适用,他们往往认为“孩子应该怎样刷牙”这类标题并不是自己的故事。
4、可在标题中加入对行为的评价
社会故事的标题还可加入对行为的评价,例如“讲卫生的孩子应该怎样刷牙”,给予自闭症孩子社会性赞许,让其明确感受到恰当行为所带来的肯定性评价。若要同时符合第一人称的撰写要求,可将标题撰写成“我是讲卫生的孩子,应该怎样刷牙”。
关于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我们将在一下篇文章中继续为您分享。
上一篇: 自闭症结构化教学实践内容
下一篇: 自闭症社会故事法的编写原则(二)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