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一、环境的陌生感
孤独症儿童进入幼儿园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由于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的安全感缺乏,从而产生情绪问题。
每到新生入园的时候,孩子哭着不进去,家长哭着不放手。但经过一两个星期,孩子们都连蹦带跳地走进幼儿园,渴望快乐的集体生活。孤独症儿童则比其他儿童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有的孩子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表现得那样强烈,但是当其他孩子都已适应了集体生活时,他们仿佛才开始醒悟。不同个体的生活经历,导致他们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时间有较大差异。那些家庭安全感充足的孩子,适应陌生环境会容易许多。
孤独症儿童更喜欢外向型的父母,因为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他们对孩子爱的表达外显甚至夸张。孩子也许没有什么行为上的表现,但是他们享受其中,因为他们获得了安全感。
二、生活经历
幼儿园前,孩子在家庭中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有助于其进入幼儿园后安全感的迁移。除了父母经常出差、频繁更换保姆等因素外,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是忽视还是及时反馈、是否充分肯定等因素,都对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于孤独症儿童不能将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恰当的外显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他们与父母间的交流。父母因此而无奈,孩子因此而焦虑,他们希望父母能读懂他们。
虽然孤独症儿童没有太多的语言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需要,但事实上他们比普通孩子更敏感,更需要父母的爱。我们从患儿的画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同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相同的情感需求,只有充分理解与接纳孩子的父母才能洞察与体验到孩子丰富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
三、缺乏来自亲人的肯定
影响安全感的因素还有缺乏来自亲人的肯定。最初接到诊断的父母大都会将希望寄托在训练上,希望通过训练使孩子正常,家长的焦虑转换为对孩子的压力。面对一个连自己的心态都来不及调整就急于投入训练的妈妈,孩子的境遇可想而知。这种来自亲人的否定,带来的是孩子对自己的否定,结果造成孩子退缩,行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自信。
儿童早期由于生理需求的满足,与亲人特别是主要抚养者之间建立了稳定的依恋关系,从而获得了安全感。依恋关系的安全性使孤独症儿童生活的环境具备了心理意义上的安全保障,这驱使孩子自由地探索与交往,并会缓解环境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压力。随着身心的进一步成熟,孩子的行为动机从关注母亲到关注外界,发生深刻变化。孩子入园后,依恋的对象由母亲转为能共同玩耍、游戏的同伴,从而发展友谊。
四、自信心不足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进入幼儿园即使教师没有要求,他们也会觉得有压力。对于孩子来说,适度的压力是有必要的,在集体环境中生活不可能没有压力。但对于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压力是多重的。因此,教师的要求要逐一提出,并且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否则孩子容易因压力而退缩。
孤独症儿童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的关键
下一篇: 上海孤独症孩子的画作被印在食品外包装上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