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教室环境内视觉提示系统是怎样的呢?
孤独症儿童在视觉加工和视觉通道学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视觉提示系统的运用能有效帮助他们参与课堂活动,适应学校环境。视觉提示有多种形式,如物品、照片、图片、符号、标识、卡片,它们都可以被运用以增强孩子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适应,通过结构化的方式让孩子对环境进行了解、理解、选择,帮助他们明白环境以及事件。
一、视觉日程表
视觉日程表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将教学活动的起止时间、内容、形式呈现出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见、可管理的活动。视觉日程表能够清晰地说明活动的内容及先后顺序,帮助孤独症儿童明白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活动或任务,进而让孩子提前参与将来的活动计划,这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发展他们对任务进行转换、适应变化的能力,减少焦虑和压力。此外,通过观察孩子对日常表现的反应,可以预见他们参与各项任务的兴趣和动机。
视觉日程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例如,在一个时间段需要完成哪些活动,这些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这些信息如何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进行呈现,要根据孤独症儿童的个体特征和偏好而设计,尤其是其认知发展水平。在提供视觉日程表之前,要确定孩子是否能理解这些信息以及如何获得这些信息。因此,需要考虑视觉日程表的形式以及如何使用、何时使用的问题。视觉日程表可以通过文字、物品、照片、图画、符号或者这些形式的结合进行呈现,根据场景和活动内容的不同,要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例如,一周日程表可以通过大字报的形式张贴在教室的后方,内容较具体的短期日程表则可张贴在孩子的桌子上。
二、活动规则的视觉线索
在班级管理中,面对不同的孤独症儿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明白课堂活动的规则,建立教学秩序,以便有效、有序地展开教学活动。让孩子明白如何安排座位、如何排队等待、如何举手发言等都是进行课堂活动的前提。教授这些规则时也可以运用视觉化的策略进行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在孤独症儿童的课桌上粘贴一张有孩子名字的贴纸,可以提示孩子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各就各位,也方便不同的任课教师提示孩子回到座位上,不易使孩子因座位混乱而导致情绪问题。进行一些课堂活动时需要孩子轮流等待,进行排队,为了保持队伍的整齐,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根较粗的长直线,分成等长的线段,画上脚印。当需要排队时,教师站在前面,发出语言指令后,要求孩子按高矮或其他顺序站在各自的脚印处,以保证队伍的顺序。
关于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教室环境内视觉提示系统,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为您分享相关内容。
上一篇: 认知对自闭症儿童动作发展的影响(二)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教室环境(二)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