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教师支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一、观察模式
观察模式是指由孩子的辅助教师负责了解孩子的情况,和普通教师沟通达成一致,由普通教师主要实施干预,辅助教师辅助普通教师干预。这是比较理想的支持模式。
观察模式的适用情况包括:①幼儿园班级人数少,普通教师有精力管理;②虽然班级人数较多,但是教师和学生的配比高,辅助教师隶属于幼儿园;⑤辅助教师是园外人员,但是作为班级的资源,和普教教师分工模糊;④入普通班、已经有一定融合基础的孤独症儿童。
观察式的好处在于,由普教教师实施干预,便于孤独症儿童理解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避免孩子对辅助教师产生依赖。由于普教教师的干预是在辅助教师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而达成的一致性干预,进一步保证了干预的合理性。但对于孩子需要很多个别支持的情况,这就不是普教教师力所能及的,仍然需要辅助教师的干预。
二、巡回指导式
目前,由于幼儿园的专业资源有限,不乏家长聘请专业人员到孤独症儿童所在幼儿园做教学指导的情况。指导的内容包括观察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小朋友互动的情况,以及和普通班教师交流,分析孩子的现状,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最后,指导教师、幼儿园和家长会达成一致意见。
这种模式适用于没有专业支持的幼儿园,通常是以个案的角度,家长事先和幼儿园沟通,将专业资源带入幼儿园支持教师和孩子。巡回指导的职能是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沟通的前提是让彼此放心。家长要的答案是这个幼儿园是否适合,教师要的答案是孩子是否可教。专业人员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倾诉对象,是他们共同的支持者。
三、协助模式
协助模式是指特教教师和普教教师达成一致意见,由特教教师在普通环境中主要实施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普教教师辅助。
协助模式是幼儿园最易于实施的合作模式,既能对孩子有针对性地干预,又不影响普教教师的正常教学。但这种模式的关键是普教与特教教师达成一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易流于形式,普教教师易形成依赖。不能将这种分工错误地理解为将孤独症儿童与普通儿童分开来,普通孩子由普教教师负责,其他由特教教师负责。具体做法是,普教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判断对孩子的融合提出建议,并和特教教师分工,共同参与实施计划。无论是特教教师还是普教教师的干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融合的质量,而不能因为特教教师的进入就形成变相的隔离型教育。因此,协助模式对于主动型的普教教师更合适。
协助模式的适用情况包括:①孩子刚进入融合环境,普教教师对孩子不够了解;②孩子在集体环境中需要较多个别支持;③普教教师在普通环境中无暇实施的环节。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早期融合教育的教师支持,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北京20余名自闭症儿童变身“小小消防员”
下一篇: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免疫系统异常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