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同龄儿童相比水平较低,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再加上后期的训练,他们的协调能力会有所提高。但是如果受到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或不重视后期训练,一些不良动作和刻板性动作就会延续,难以有效地改善。
通常来说,孤独症儿童对运动存在着较浓厚的兴趣,应多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有安全保护措施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多运用自己的肢体做一些动作,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在这一阶段,患儿的动作控制能力相对于精细动作和整体协调能力更加容易改善,生态型运动干预更能促进患儿动作控制能力的提高。
针对上述情况,学校及相关机构应尽快开展孤独症儿童协调能力培养研究,尤其是运动干预方面,了解其发病机制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广大家长的重视,同时进行运动干预研究。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合作,激发患儿的运动兴趣,鼓励他们多运用肢体做一些动作,例如,在特殊音乐教育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引导孩子学用肢体去表达一些情感,或者教他们一些小动物的典型动作,让他们在听到动物的名字时,能够自然而然地用动作表现出来。
同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多多鼓励孤独症儿童动起来,不要让他们总是静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例如,可以在一间屋里的地上铺满由各种小动物的头像拼接起来的地垫,家长跟孩子一起跪趴在地垫上。当家长每说出一个小动物的名字时,就引导孩子对号入座,手脚并用地爬到相应小动物的方格上,或者是播放一首歌曲,当听到小动物的名字时,跑到对应小动物的方格上,并做出这个小动物的典型动作。
这样不仅可以让孤独症儿童参与运动,提升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帮助他们提高注意力和语言能力。对于孩子的动作干预应该具有针对性,根据日常的观察,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特征,选取较小的、相似的动作进行多次引导干预,以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协调能力的培养,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独症家庭音乐教育的内容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