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常常出现一类重复刻板行为:坐着或者站着时不断地摇晃身体,或者伸出手不断摇晃、翻转。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会不断摇晃身体呢?具体原因如下:
一、满足自我刺激的需求。
自闭症孩子的自我刺激行为一般来自身体的内在需求。为了寻求持续的刺激或更持久的感觉输入,他们可能不分场合地表现出动来动去、坐立不安等类似多动的行为。有的患儿在某些课堂上频繁出现这类行为,是因为教学内容超出了他的认知水平,课堂参与难度大,于是用这类行为打发课堂时光。
二、缓解不良感觉刺激引发的不适
一些自闭症孩子存在感知觉过度敏感的问题,如果教室环境中的光线、声音、气味等因素,引发孩子身体不适,他们也会通过不断地摇晃身体、不断晃手等方式缓解不适。
三、寻求老师的关注
由于普通课程的内容往往超出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范围,导致他们难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而无法通过良好的学习行为获得老师的直接关注。而当他们出现反复摇晃身体或晃手的行为时,老师的制止会让他们感受到了被关注。
自闭症孩子不断摇晃身体怎么办?对策如下:
一、保持适度容忍
如果自闭症孩子摇晃身体的行为产生的干扰较小,教师可以适当容忍这一行为。此时可以通过让孩子回答问题等方式终止该行为。
二、帮助孩子发展合适的满足自我刺激需求的行为。
教师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尝试寻找更有意义的行为,或者更容易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来代替不当的自我刺激行为。比如,需持续久坐时,允许孩子适时起立、在课桌边站一会儿或换座位等获得刺激满足。选择适当的孩子喜欢的物品作为替代物,如小手巾、不易产生噪声的橡胶球、橡皮泥或其他不会发出噪声的学具等,让他们摸这些物品来满足刺激需求。
三、调整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自闭症孩子的能力水平、神经活动特点、兴趣等,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改变教学活动组织形式。采用多感官教学,利用孩子的视觉优势,及时采取言语、身体动作、手势、图片等方式辅助教学,尽可能让孩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孩子因无聊而产生自我刺激行为。
四、调整环境安排
根据自闭症孩子的需求调整环境布置,包括座位安排等。若孩子对较强的光线敏感,可将其座位调整至离窗户较远的位置,以避免直射光线刺激孩子。若孩子对较响的声音敏感,教师可以将其座位调整至离讲台较远的位置,将教师讲课时的声音刺激降低。
若孩子的行为是为了寻求关注,可将孩子的座位安排在教室前方,让孩子能多得到教师的课堂关注;教师可以时不时地走到孩子身边看一下他,不时对其进行提问,让他保持对课堂学习任务的兴奋度和专注度。
自闭症孩子不断摇晃身体怎么办?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自闭症孩子动手抓人、打人怎么办?
下一篇: 自闭症孩子在课堂上自言自语怎么办?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