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要尊重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具体如下:
一、孩子的生长发展是阶段性质变的过程
发展是不间断的,在发展时我们不能放任自由也不能揠苗助长,同时不能忽略孩子个体差异。尊重自闭症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就是尊重孩子生长发育的总体规律,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有针对地设置感统训练项目。
二、孩子的生长发育是阶段性的连续
虽然自闭症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但总体上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可能表现为某些能力领域的突出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将孩子认知分为0-2岁感觉运动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7-12岁具体运算阶段和12-15岁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同样的规律,具体参见有关孩子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专著。
三、孩子的生长发育呈现一定的规律
一般遵循从中心到外围、由上到下、由近及远、先粗大后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例如:在胎儿形成期,头部最先发育,接着是躯干,最后是四肢。婴儿期的动作发育也是先会抬头、转头,然后转身直立,最后直立行走。这些现象被格塞尔称之为“头尾发展律”,手部动作发育表现为:出生时,手部动作是无意识地或应激反射性地抓握;4-5个月时,手可有意识地取物,但只是全手抓握,动作精细度低;10个月时,幼儿会用拇指、食指对捏取物,动作精细度显著提高。
学龄自闭症儿童和青春期青少年,身体各部形态的发育程序是:四肢先于躯干,下肢先于上肢,呈现自下而上,自四肢远端至躯干的顺序,有人将这种发育程序称为“向心律”。
四、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但统一协调
个体各系统的发育有先有后、快慢不一,如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较早,而生殖系统发育较晚。在同一系统也存在各个器官发育的不平衡问题,但各系统发育总体协调一致。
五、孩子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般呈正态分布,就自闭症儿童群体而言,其任何领域能力的发展在平均水平范围内,发育迟滞或发育超前的数量较少,正常发育和异常发育呈现正态分布。
在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时,训练者要遵循自闭症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由粗到精、单一到整合、逐渐强化的原则。同时,要注意观察和分析个体在群体中的发育水平、个体内各领域发展形态,注意训练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开展个别化训练。
上一篇: 感统训练要突出自闭症儿童的主体地位
下一篇: 自闭症ABA训练内容:顺向连锁训练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