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文化游戏介入疗法是一种通过游戏介入,使治疗师与孤独症儿童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以提高受训儿童文化学习相关能力的干预模式 。
小朋友通常对游戏都比较容易接受,“星星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PCI游戏疗法寓教于乐,是最容易被他们接受的一种孤独症治疗干预方法。可以把PCI理解为自助餐,它把ABA、地板时光等的干预手段的优点都结合进来。它的特点是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阶段及时调整。
PCI游戏的设计,首先要从孤独症儿童的兴趣出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把主导权交给孩子,大人根据孩子的反应来跟进。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神经系的反应与表达方式,依次决定给予孩子讯息回馈系统快慢与大小。让家长与孩子更容易对彼此有所反应。
其次要随时引导孤独症儿童对于人与文化的理解,当孩子的文化导游。时常与孩子双向对话,鼓励叙述性沟通的成长,制造每日互动与游戏的机会。要善用每日的例行活动时间进行游戏教学,同时在孩子可以理解的活动上进行变化与类比。最后要跟随孩子的脚步,重视孩子的主动性,重视情感的交流。
一、社会性趋向
在孤独症儿童PCI文化游戏介入疗法中,社会性趋向指的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趋向各种社会性刺激或讯息的行为倾向,包括对于人的眼神、脸孔、声音、动作、情绪等各式各样的社会性刺激或者信息的自然趋向与响应。
以往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常对于熟悉的人少有表情、满足于自处、异常的眼神接触、对其他孩子的兴趣有限、社会性微笑有限、动作模仿有限、叫其名字响应不佳、很少看其他人手上所拿的玩具等等都是社会性趋向不佳的现象。
要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性趋向能力,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做法:
- 在日常生活的例行性活动中,藉由中断的做法,诱发孤独症孩子的眼神注视。
- 模仿孤独症孩子的自我刺激与重复性的行为。
3、感官肢体动作之社会性游戏。
二、社会性参照
在孤独症儿童PCI文化游戏介入疗法中,社会性参照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指的是当一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决定的情境时,会参照他人,从他人身上获得对于情境诠释的讯息,以决定要如何进行下一步行动的能力。 一般婴儿约在9个月大时发展出社会参照的能力,这个能力大致上是与分享式注意力及模仿等能力同时期发展出来的。
社会性参照可分为:1、参照物:影响讯息的主题。2、参照者:被影响的个体。3、被参照者:影响个体的人。
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主要是以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为主要的介入目标,包括社会性趋向、相互调控、模仿、意图解读、社会性参照、游戏、分享式注意力、心智理论、会话与叙事等,介入的做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介入与游戏介入为主。在干预时,特别着重孤独症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让孩子亲身体验与建构各种的日常文化活动。
以上就是孤独症儿童干预中PCI(游戏与文化介入)的运用,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