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中,前庭功能如何训练矫正呢?具体如下:
一、前庭功能训练原理
前庭功能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内耳前庭器官、脑干的前庭核及其形成的前庭网络构成了前庭系统。前庭器官包括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和球囊中各有一囊斑称为耳石器,这些都是前庭末梢感受器。
当身体前后俯仰或左右倾斜时,耳石膜位置变化;随着不同的运动形态变化,耳石膜对毛细胞的牵引刺激也随之变化,这是中枢神经判断来自直线变速运动不同位置变化的依据,并反射性引起肌紧张变化来维持身体姿势平衡。人进行蹲起、坐立、起步停止等运动时产生运动感觉并能及时调整姿势平衡,都与这种感受器的功能有关。
前庭器官刺激来自身体特别是头部旋转或直线变速运动,因此前庭训练主要是提供给训练者更多的前庭适宜刺激,如旋转、滚动、震荡摇摆和骤起骤停等运动刺激。
二、前庭功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是躯体运动产生的加速度,包括旋转加速度(角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躯体水平加速运动或上下加速运动),典型的是日常活动中的身体失衡、身体旋转和骤起急停等。因此,前庭功能训练内容涉及三个维度,分别为参训个体角加速度运动的完成、直线加速度的运动的完成、角加速度和直线加速度组合运动的完成。训练项目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围绕这三个维度进行。角加速度运动可刺激三对半规管,训练设计需全面考虑。
三、前庭功能训练设计
1、训练目的
前庭功能训练是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能促进言语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其可以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对地心吸引力进行协调,可以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肌肉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2、主要适应对象
前庭功能训练的对象是身体灵活度不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语言能力发育迟缓、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容易跌倒等行为的自闭症儿童。
3、动作要领:
前庭功能训练的主要动作有跑、跳、旋转、摇摆、滚动、起落和骤起骤停等。
4、主要训练教具:
前庭功能训练的主要教具有滑梯、滑板、浪桥系列、平衡步道、平衡台、万象平衡板、1/4圆、独角椅及晃动独木桥等。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前庭功能训练矫正(感统训练),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触觉功能训练的内容(感统训练)
下一篇: 自闭症儿童本体功能训练原理(感统训练)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