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环境如何创设?
“星星的孩子”需要系统、有序的物理环境,教师可以借助结构化教学模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另外,良好的心理环境的营造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互动,增进融合的效果。
首先,适合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物理环境,需要系统化以及结构化。患儿由于存在各项认知困难,因此提供稳定而有规律的学习环境,能够提升他们的安全感,避免产生焦虑。患儿不容易适应转变,因此学习活动在做出转变前,教师应该告诉孩子转变的性质和原因。另外,环境应尽可能清楚地呈现每项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之间的关联,例如清楚地标出个别学习区、团体学习区、游戏区、休息区、点心区等,帮助患儿理解不同活动区域的不同活动形态。一般患儿对于视觉信息有较强的反应和理解,因此我们可以运用视觉信息帮助他们建立有系统、有规律的概念,提高活动的效果。例如用图画和文字进行刷牙、洗脸指导、用文字和图像标出上课规则等。
其次,部分孤独症儿童由于感觉统合方面的障碍,无法集中精神学习,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尽可能提供一个安全、简单、有序的学习环境。部分患儿容易因为各种问题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因此,教室尽量采用软包墙面,尽可能减少潜在危险物品的摆放,教师也应多关注患儿,尽可能排除问题行为的诱因。教师应视孩子的情况设法为他们减少环境中不利于学习和活动的因素。例如,噪声、刺眼的光线、室温过高、过多的装饰等,尽量使他们觉得舒适安全,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序的环境还能够帮助孩子预先知道自己的活动安排,帮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过渡,减少焦虑情绪。例如在教室内或患儿桌上张贴其作息时间表,让其可以预知接下来的活动安排,减少等待、空闲的时间,能够让其更有序地生活和学习。
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需要教师、家长、普通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共同参与建设。教师要根据本班儿童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融合活动,为患儿参与班级活动创造机会,同时为其他儿童认识和了解患儿提供平台。例如,教师可以用《不一样的我》作为教学材料来设计班级活动,让本班儿童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要学会欣赏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展示与患儿相关的影视剧、视频材料、故事绘本等,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和接纳孤独症儿童群体,并且知道如何帮助和支持患儿,如何与患儿相处和互动等。教师可以用社交故事作为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实现融合心理环境的营造。除此以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发现、选择、培养能真正关心爱护和协助患儿的同伴,以发挥同伴支持的作用,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合。
孤独症儿童的学习环境如何创设?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类型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