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社会故事的理论基础是怎样的呢?
尽管干预方式的设计思想和理论基础各异,但迄今为止大部分干预方式主要体现为技能取向和认知取向两大类。认知取向的干预方法在近年来得到有关人士的广泛重视。其中,社会故事法的干预效果得到了不少研究的支持,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很有前景的干预方法。
所谓社会故事/社交故事,是指由自闭症治疗师、教师或父母为患者编写的小故事,对所发生的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信息进行具体描述,对人们在事件情境中通常会怎么做、有什么想法或感觉等进行说明,并强调指出重要的社会线索,进而以患者能理解的语言说明与此情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故事法并不直接向患者传授社会技能,而是向他们解释环境中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利用患者常于视觉加工和对文字的兴趣来增进他们对环境的理解,从而诱导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或社会技能。
自闭症儿童社会故事的理论基础是怎样的呢?
作为一种认知取向的干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提出的两种理论成为社会故事法的主要理论基础。Baron-Cohne等提出的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认为,自闭症儿童社会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理论”的缺失,即患者缺少准确体察和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因而无法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Hobson等提出的“感情认知障碍说”认为,患者的本质性障碍不是知觉障碍,而是人际-感情认知障碍,即患者无法理解他人的感情及多样的表现形式。
他们认为,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在于认知方面,这些理论的共同点在于,即对他人的行为、情感和动机等方面的信息无法进行正确的加工和理解,由此导致了患者的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方式。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社会故事疗法的理论基础,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