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芝罘区隆中路一处不太显眼的黄色小屋,售卖花饽饽、老式面包等传统食品,而这里的“营业员”和“厨师”是一群孤独症孩子。这是烟台首个为大龄孤独症孩子开设的“星语星愿”烘焙小屋,于12月21日启用。
“星语星愿”烘焙小屋目前已试运营了一周,越来越多人借助这一“窗口”了解和走近孤独症群体。尽管结账时略有延迟,有时还需要自己手动装袋,不少人还是愿意为这些特别的孩子等一等。
六年前,烟台扬帆助学公益发展中心在黄务街道设立了专门的基地,以扬帆星宝儿童艺术中心为平台,陆续开设乐器类、美术类和运动类课程,让孤独症孩子有机会和普通孩子一样能提升自己。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不断摸索尝试,希望能为这群孩子提供庇护性就业场所。
2020年11月底,大龄孤独症孩子第一个创业项目落地,志愿者们请来大厨教他们制作风干肠。赶上春节,在志愿者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7名大龄星青年1个多月里卖出了2600多斤风干肠和400多只风干鸡,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
然而,带动这样一群“不受约束”的大龄孤独症孩子创业并非易事,不仅需要找到适合孩子们能力的项目,说服有爱心的企业和技术达人入伙,还需要义工和家长的通力配合。由于孩子们操作能力有限,风干肠和风干鸡项目很快“夭折”, 之后试水的晒干菜、磨面粉等项目也都无疾而终。
一次次失败过后,有志愿者提出想带孩子们学做烘焙。说干就干,志愿者们开始各寻门路带孩子们“拜师”,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先后换了不下10位老师,孩子们的烘焙技术也没完全学到家。直到今年8月,南寨孙氏杠子头火烧非遗传承人孙强,第一次走进烟台扬帆助学公益发展中心基地,与这群特别的孩子“零距离”接触。
真正打动孙强的是志愿者的执着和家长们的付出。“在我看来做得一般的产品,孩子们做出来,家长都哭了。”从农村走出来的孙强格外心疼孩子们的遭遇,他毅然接下了教孩子们做烘焙的重任。除每周五雷打不动地到基地讲课外,每天晚上他还要抽空点评微信群里每个孩子的打卡作业。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