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因果关系?具体如下:
一、主题的重要性
因果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且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较常见,它能使孩子了解事情的关联性,知道这一件事是由上一件事的发生而导致的,认识到其他人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这样想、为什么这么觉得。掌握了因果关系,有利于自闭症儿童围绕主题开展或回应对话,让对话更有逻辑。
二、目标行为定义
1、教师提问“因为……”,孩子能回答“所以……”。
2、教师提问“为什么……”,孩子能回答“因为……”。
三、教学材料
1、教学卡片:事件顺序卡片
2、场景中实际能操作的物品,如灯的开关
3、教学短片
4、视觉提示卡
5、因果答案框
四、辅助方式
肢体提示、语言提示、视觉提示、示范提示。
五、教学程序
阶段一:
1、教师与自闭症儿童并排坐在白板前,并确保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师身上。
2、在画有两个框的白板里贴上2张因果顺序卡片,跟孩子解读“因为……所以……”。
3、教师描述第一张卡片,孩子回答“所以……”。
4、教师描述第二张卡片,孩子回答“是因为……”。
5、教师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回答“因为……所以……”。
阶段二:
1、教师与自闭症儿童并排坐在白板前,并确保孩子的注意力在教师身上。
2、白板上有3个框框,表示会有3件事情或3个动作发生,跟孩子解读卡片内容。
3、教师描述第一、第二张卡片内容,孩子回答“所以……”。
4、教师描述第一张卡片内容,孩子回答“因为……所以……”。
5、教师问“为什么……”(第三张卡片),孩子能回答“因为……”(第二张卡片)。
6、教师问“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能用“因为……所以”描述3张卡片的内容。
六、注意事项
1、测基:教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一个简单的测试。
⑴ 孩子是否能描述图片?
⑵ 孩子是否能够描述一些故事?
⑶ 孩子是否了解简单的情绪?
⑷ 孩子是否知道“之前”与“之后”的概念?
2、教师需要按阶段进行教学,从最简单、可观察的事件开始教导。
3、教师从孩子日常生活中较常发生的事情开始教导。
4、教学开始之前要有辅助计划表及辅助的撤退计划。
5、教学时要做好数据记录及教学记录。
6、教师需要有强化计划表,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强化计划的调整。
7、教师多用正向行为支持策略,让孩子在课堂中有效地学习。
七、泛化及延伸
1、事件顺序卡片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2、事件顺序卡片的内容从一条线索到多条线索。
3、时间顺序卡片的内容包括行为导致结果、行为导致他人的反应、行为导致情绪。
4、在日常生活中,用因果关系引导孩子遵守社会规则、社交规则。
5、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
6、引导孩子观察他人的情绪行为与环境的影响。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因果关系?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假装游戏:赋予洋娃娃和动物生命
下一篇: 为什么要教自闭症儿童认识情绪?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