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授积极互动策略
教导其他学生如何与孤独症儿童互动并帮助他学会沟通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家长和老师保持积极的态度。要强调孩子的优势,并关注正在讨论的策略将如何帮助患儿。家长要强调孩子需要面对多大的挑战,并举例说明。要让其他孩子了解到,孤独症儿童可能很难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无法提出一些简单的要求,例如想要喝果汁或水;他们不能捕捉到细微的社交暗示,所以可能就没有很多朋友。孩子们是善解人意和富有同情心的,如果他们能将患儿的经历与他们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就能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
如果家长要谈论孤独症儿童有破坏性行为,并且需要学会替代行为,可以告诉其他孩子如何辅助患儿表现出替代行为,以及在问题行为发生时如何应对比如忽略它们。
如果患儿需要学会如何交朋友,可以为他招募一些同学,帮他建立正式的“朋友圈”。可以多与孩子们见面,让他们集思广益,想办法帮助患儿。特教老师曾为一个总是独处的上小学五年级的孤独症儿童成立了一个俱乐部。俱乐部每隔一周聚会一次,孩子们在一起吃比萨和聊天。到了年底,有30个孩子加入了这个团体,而那个五年级的孩子再也没有独自度过课间休息或午餐时间了。孩子们是很棒的“干预师”,只需要学校的助教或专业人员稍加指导,他们就会热情地帮忙。让他们来帮忙吧。这对他们和患儿来说,有时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建议与大人制定的目标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孩子的同龄人比我们更清楚什么是适合他们年龄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
四、鼓励学校在孩子的社交生活中发挥作用
许多老师非常了解孩子的社交需求,能轻易地挑选出那些可能与孤独症儿童成为好朋友的典型发育学生。然而,很多学校并没有为患儿制订全面的社交计划。大多数学校在课间休息、午餐和自由玩耍时间都允许患儿在操场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一些学校甚至以孩子们“需要休息”为借口,这是不行的。患儿需要学会如何进行社交互动,学校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场所。每一次课间休息、午餐和自由活动时间都是他们锻炼这些社交能力的理想时机。
有些方法行之有效,而有些则不然。持续并定期地评估孩子的行为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干预项目不起作用,就需要做出改变,但只有定期收集的客观数据才能告诉我们这一点。
融合教育中如何解决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问题?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为大家分享相关内容。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