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自闭症儿童认识情绪呢?具体如下:
一、目标行为定义
识别及泛化“开心”“难过”“害怕”“生气”等4种基本情绪。
二、教学材料
1、4套面部表情图片:开心咧嘴笑、生气皱眉头、伤心掉眼泪、害怕时睁大眼睛。每套表情图片包括:卡通小人的表情、自闭症儿童以及家庭成员的表情、其他真人的表情、复杂背景中的人物表情。
2、4套不同情绪对应的场景卡片:代表“开心”的场景卡片(如吃雪糕、玩遥控车)、代表“难过”的场景卡片(如东西不见了、玩具摔坏了)、代表“害怕”的场景卡片(如看见蜘蛛、一个人在黑暗的房间)、代表“生气”的场景卡片(如被抢走玩具、下雨没有带雨伞)。
三、辅助方式
口语提示、视觉提示、示范提示。
四、教学程序
1、使用照片帮助自闭症儿童识别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按照DTT的操作方式进行,加入不同套组的卡片教导认知情绪概念,直到任意套组的情绪都可以区辨成功。
2、组织家庭成员或者一些小朋友一起做关于情绪的角色扮演游戏,表演的时候尽可能夸张。进行示范展示,让孩子和其他成员轮流模仿,通过游戏的形式(如变脸小游戏)来完成教学过程。
3、当孩子已经能够识别面部表情的时候,加入每个表情相关联的情绪。如:笑代表高兴,什么时候或什么事情可以让你高兴?
4、在生活中给孩子示范情绪词语的使用。如:今天妈妈手弄破了很伤心,大家一起去公园玩很高兴。尽可能地用孩子能理解的事情进行示范,可以结合场景卡片帮助孩子分析理解,也可以借助实际的事件或情境理解情绪表现。
5、如果孩子已经习得上述的4种基本情绪,可以慢慢地引入其他更加微妙的面部表情和情绪,重复以上的活动,拓展孩子对情绪的认知。
六、泛化及延伸
1、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使用的是线条式的表情,当涉及泛化问题的时候,家长用家人或者自闭症儿童本身的脸做出一组表情卡片,或者收集杂志或者图书中的面部表情制作表情画册,或者直接组织一群孩子和家庭成员一起玩表情游戏。
2、使用假装游戏往往是能够帮助孩子实现某种特定反应的泛化的绝佳方式。假装游戏具有多样的场景背景和多样的刺激。在假装游戏中,当孩子进行情绪识别时,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教师,或者是同伴,在不同的故事互动中假装出不同的情绪,供其识别,并可以借机加入应对不同情绪的处理方式,如:对方很开心的时候就跟着笑,对方哭泣的时候就为其提供纸巾。
3、可以结合故事,让孩子尝试使用情绪的词汇。如:今天吃到了冰激凌很高兴,没喝到酸奶很伤心。日常场景中可能发生的表达,都可以及时结合情绪的内容变成孩子练习的机会。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认识情绪?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兴趣狭窄的表现和干预方式
下一篇: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排列卡片或物品(一)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