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判断好和不好的行为呢?具体如下:
一、主题的重要性
判断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是孩子在自我管理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在很多情况下,孩子很难察觉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所以很可能导致不适宜行为的出现,而孩子并没有意识到。有的时候,孩子对在不同场合做出什么样合适的行为也会感到迷惑,因为他们不清楚什么属于好的行为,他们可以做什么、可以说什么,这些方面都是需要教导的方向。为了让孩子在社交场合中表现适当的行为,教师教导孩子如何判断好(不好)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二、目标行为定义
自闭症儿童能够正确判断好的行为以及不好的行为(如在图书馆要保持安静)。
三、教学材料
1、常见社交场景的影片(如在图书馆大声喧哗以及保持安静的影片)。
2、真人示范社交场景。
3、好(不好)的行为的提示卡。
四、辅助方式
肢体提示、语言提示、视觉提示、示范提示。
五、教学程序
1、教师与自闭症儿童坐在同一水平线上。
2、教师出示好(不好)的行为的提示卡,并向孩子说明好(不好)的行为的意义(好的行为是做了大家会觉得你很棒,不好的行为是做了大家都会觉得不喜欢)。
3、教师展示不同社交场景的影片或由其他人员进行真人扮演相关社交场景。如:当要求被拒绝时,表现不同的反应。
4、教师引导孩子判断当下社交场景中,相关人员做出的反应是否合适。
5、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反馈,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强化,当孩子回答错误时进行纠正。
六、注意事项
1、确定自闭症儿童的先备技能,如注意力、场景的命名和理解能力等。
2、选择社交场景,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孩子当下比较困扰的行为。
3、当孩子掌握了识别好(不好)的行为的方法时,便要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利用模拟的场景,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练习符合场景的合适行为。有关的扮演练习有可能需要多次进行。
4、在教学当中,当孩子正确反应时,教师需要及时强化,并且描述合适的行为;当孩子错误反应时,教师需要及时进行纠正。
5、选择合适的辅助和考虑辅助的撤除。
七、泛化及延伸
教导识别好(不好)的行为,让自闭症儿童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并且知道做些什么来替代会对自己有帮助。在孩子能识别相关行为时,需要让孩子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相关好的行为的角色扮演。待孩子表现出较稳定的正确反应时,则可过渡在真实的场景当中。在真实场景中,教师给予孩子协助和强化,直至辅助完全撤除。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判断好和不好的行为?以上就是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的答案。
上一篇: 如何教自闭症儿童排列卡片或物品(二)
下一篇: 自闭症儿童小组活动教案:了解常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