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自闭症儿童学习艺术呢?下面是一份小组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的:
教导自闭症儿童学会用美术技能呈现教室的环境,帮助孩子理解教室的布局和相关物件功能,培养孩子爱护教室环境的习惯;增加孩子对学校、教师、同学的关注,培养和谐友爱的师生氛围。通过音乐的形式,孩子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表演的乐趣;在音乐互动中运用正确的社交礼仪形式,孩子得到同伴的回应,从而感受音乐游戏的乐趣。
二、孩子能力分析:
自闭症儿童需要具备观察模仿学习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孩子对教室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对教室物件摆放位置不熟悉,对相关物品、区域设置的关注度较少。使用音乐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孩子积极性,使孩子能够身心愉悦地融入学习。
三、“我的教室”剪贴画
1、活动准备:代币、强化物、视觉提示卡、教师作品、彩纸、胶水、空白框架。
2、活动过程:
⑴ 课件出示教室实景,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教室布局、设施及物品-投影仪、黑板、桌子、凳子、窗户、讲台、图书角、值日角、盆栽。
⑵ 教师作品展示,逐一介绍制作材料:需要准备彩色的小纸团、胶水、空白框架。
⑶ 教师示范制作,引导孩子观察作品,提高制作兴趣。
⑷ 教师分发材料,请孩子根据自己教室的布局制作教室立体模型。
四、绘画“我的好朋友”
1、活动准备:彩色笔、铅笔、画纸、橡皮擦。
2、活动过程:
⑴ 教师引导自闭症儿童观察他人的特征:性别、五官、头发、衣着、高矮胖瘦等。
⑵ 教师示范画男、女同学,科任教师等各一名。
⑶ 教师分发材料,孩子选择绘画对象创作。
⑷ 孩子互相参观。请2-3名孩子上台展示,请台下的孩子猜猜画的是谁。
五、“小青蛙找家”
1、活动准备:音乐、PPT、沙锤和响板若干。
2、活动过程:
⑴ 教师讲解音乐图谱,并配对图谱表演“青蛙走路跳跳、唱歌呱呱”的身势律动。
⑵ 自闭症儿童跟随音乐表演歌曲律动,邀请同伴合作表演身势律动。
⑶ 教师讲解乐器的使用方法,孩子按要求正确使用乐器。
⑷ 孩子与同伴交换乐器,扮演“小青蛙”送乐器“回家”。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小组活动教案:学习艺术,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小组活动教案:学习逻辑
下一篇: 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教学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