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症融合教育中,资源教师是资源教室中承担资源教学、日常管理和行政事务等多方面工作的资源人士,负责资源教室工作的运营,是随班就读整体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特殊教育工作的核心人员,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融合教育的成效。资源教室应配备适当资源教师,以保障资源教室能正常发挥作用。
资源教师原则上须具备特殊教育、康复或其他相关专业背景,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符合《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规定,经过岗前培训,具备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资源教师纳入特殊教育教师管理,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和职务(职称)评聘中给予倾斜。提高资源教师专业水平,巩固资源教师融合教育理念,能有效推进随班就读。
一、树立科学合理的差异观,实施差异化教学
在融合教育教学情境下,资源教师需要帮助孤独症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与有效发展的自然融合,要求教师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一般需要和特殊需要。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实践形式是随班就读,这也是实现我国孤独症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途径。资源教师是随班就读师资队伍中的重要一员,需要不断巩固其融合教育理念,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践行这些理念。资源教师要学会用平等的、专业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既关注孤独症学生的需要,又不忽视普通学生的诉求。
资源教师要树立合作教学的理念,学会整合课堂、学校及社会的资源,及时与其他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协作,充分实施合作教学,切实帮助孤独症学生融入普通班级,在满足孤独症学生个别化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明确资源教师入职资格条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目前美国对特殊教育教师采取“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专业资格证书”的双资格证书制度。若要申请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再进行申请,通过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后才具备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而我国目前只有台湾、上海等地区建立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其他地区还有待发展。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所有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任教师均应取得教师资格证,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经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这说明我国对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要求越来越严格。但由于我国资源教师出现较晚,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没有对资源教师的资格认证和入职资格进行明确规定。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尽快制定、落实和完善资源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明确其入职资格条件;加强资源教师的入职筛选工作,提高其在学历、资格证书等方面的标准,对资源教师队伍的质量严格把关。
关于孤独症融合教育中的资源教师,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为您分享相关内容。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类型
下一篇: 孤独症融合教育中的资源教师(二)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