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的差异教学是怎样的呢?具体如下:
一、差异教学的定义
差异教学是一种在当前已被各国教育界认同的教学方法。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孩子个性的差异,满足孩子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其优势在于在教育测查和诊断的基础上来促进孩子的最大发展,并进行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是集体、小组和个别教学的组合。融合教育致力于让所有接受教育的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差异教学的本质是满足不同孩子的多样化需要,通过“教”与“学”的最优化匹配,促进每个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差异教学的教学设计
1、确定差异化教学目标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较大,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方面是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是指教学目标应体现不同的学习维度,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来说,就是孩子能够掌握一些知识,理解一些概念,操作一些技能,有自己的态度倾向。
另一方面是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主要是指目标设计要面向不同的对象,既要有面向全体孩子的共同目标,又要有面向少数孩子的个性化目标。教师要面向全体孩子制定层级学习目标,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更高的层级,让每个孩子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使其学有所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授课之前会给孩子布置一些作业,以此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从而制定有效的差异化教学目标。
2、制定灵活的评价标准
教师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孩子的个体差异,在评价孤独症儿童时,要对照孩子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只要孩子达到了对应的学习目标就给予肯定。对于学困生,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情感与精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及时有效地肯定他们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差异化发展。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合作教学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差异教学(二)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