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障碍是自闭症最典型、最核心的临床表现,具体如下:
一、缺乏社交凝视、微笑和依恋
自闭症儿童的目光往往不集中于他人的脸上,并回避与他人的目光接触,与人讲话时常常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或茫然地看远方,给人一种似听非听、心不在焉的感觉。平日没有搂抱、亲吻养育者的亲昵行为;有的患儿有一定的亲昵行为,但过分夸张,如不停地摸家人的脸、背、耳垂,或让家长时刻背着他,这种依附性行为似乎把他人的身体当作特殊的物品。
二、社会交往注意缺陷
正常儿童能够追随他人的目光、行为、要求等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某个对象或物体,自闭症儿童常常缺乏这种能力。当他们需要某件物品时,往往抓着大人的手放在上面或站在旁边哭,而不是有意地用手指这个物品或提出要求。他们对待人像对待物体一样,在被迫要求注意的过程中不会表现出相应的情感。社会交往注意缺陷有时在小年龄的正常儿童身上也会出现,但往往持续时间不长,患儿的这一特征却会一直持续至学龄期以后。
三、不能进行正常游戏
自闭症儿童很少出现自发的象征性游戏。他们玩积木只会把积木排成某些固定的模式,反反复复,乐此不疲,他们不会想象这个积木像什么物品。学龄前期的患儿也不会玩一些假装游戏,如“过家家”。他们对合作性游戏缺乏兴趣,常常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勉强去了也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跑来跑去。他们不懂得遵守游戏规则,如玩“藏猫猫”,常常没等别人找他,他便自己出来了。
四、不能遵守社会规则
自闭症儿童通过教育也很难做到在幼儿园或学校遵守集体规则和纪律,克服自己的欲望,不做集体中不允许的事情。课堂上,他们常常不经允许就离开自己的位子,转圈圈、敲打东西,甚至跑出教室等。
五、不能建立伙伴关系
正常儿童一般在2-5岁时开始形成伙伴关系。但自闭症儿童很少去注视、探究其他儿童。不管旁边其他孩子如何开心地游戏,都无法引起患儿的兴趣,他们没有加入游戏的愿望。他们常常独自玩耍,迷恋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如毫无目的地走动。有时他们也走近其他孩子,但常常是简单地拉、抓,甚至因控制不好力度而成为攻击行为。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独症学校融合教育的环境资源挖掘
下一篇: 厦门市乒乓球协会为孤独症孩子献爱心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