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心智障碍群体及其家庭的保障需求,围绕“职业教育”“就业”“监护制度”等核心问题,从政策倡导到具体行动积极建言献策,为8500万残疾人中最困难群体勾勒出全生命周期保障蓝图。
对于心智障碍者的监护制度,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建议:大力发展以监护为主责主业的公益组织,培育社会性、公益性、专业性的监护机构,依照民法典相关规定,界定其为社会服务机构,取得捐助法人资格;简化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的流程,法院设立“绿色通道”快速处理申请。民政部门对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下的公益组织监护人建立登记制度,加强日常监管,并要求其定期报告监护工作情况。强调监护组织应遵循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相关组织有权申请撤销失职监护人资格,民政部门承担“兜底性”申请责任。
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旗提出鼓励社会监护,地方政府利用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鼓励措施,吸引民间资本、民非组织从事监护服务。大力发展职业监护人制度,建立健全监护服务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职业监护人培训及从业资质管理。
此外,不少代表委员还呼吁完善心智障碍的早期筛查,治疗与康复。例如,全国政协委员张军萍建议民政部牵头,整合多部门力量,建立筛查、评估、诊治、干预、教育、照护等全流程服务体系;培育援助社会组织,建立社区帮扶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全国政协委员杜丽群呼吁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完善相关救助措施,减轻患儿救治负担,帮助更多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正常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张家祥建议组织国内、省内孤独症儿童诊治、康复训练方面的专家,成立孤独症儿童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优化现有治疗方案,并有效质控。
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建议将2-6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纳入幼儿园免费体检体系。一是将康复机构的孤独症儿童纳入幼儿园免费体检体系。相关部门共享孤独症患儿信息,定期进行基础健康检查。二是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门诊增设专门的孤独症儿童免费基础体检通道。三是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孤独症筛查,并实现幼儿健康体检的全覆盖。
实现特殊群体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景,不仅需要政策引导和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协同,更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共同参与,形成多元支持网络,让每个生命都有享受出彩人生的平等权利。
上一篇: 自闭症孩子的父母如何启动亲子活动(二)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特点有哪些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