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学校融合教育的制度建设是怎样的呢?
在落实上级有关融合教育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包含行政管理、经费保障、师资培训、教学安排、学习能力评估、隐私保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环境设置与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的融合教育制度,构建学校融合教育具体的时间与支持机制。其工作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实现融合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多教育实现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普特结合,推动学校、家庭与社区的融合。
2、落实责任,层级支撑
学校应明确各部门、学科组、班级与教师个人在融合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设置与实施、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学生推优评先等方面均要以能推动融合教育发展为重要的绩效指标,切实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权益,并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的救济扶持。
3、项目引领,成果导向
学校应科学规划融合教育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在硬件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以项目为引领,集中力量逐步解决问题;在软件上广泛借助各级特殊教育青年教师技能大赛、融合教育资源征集等活动,以赛促研,成果导向,提高教师开展融合教育专业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融合教育的质量。
4、资源整合,多元支持
融合教育的开展不能仅靠一位教师或一所学校完成,还需要政策的鼓励和制度的指引。向外积极争取除教育行政部门外的残联、民政、街道、志愿服务团体、宣传媒体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向内则引导行政、教师、同伴、家长等人员的协作,实现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获得丰富的融合教育资源。
以上就是孤独症学校融合教育的制度建设,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表现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