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不仅表现在语言表达、语言理解方面,更主要的他们无法把语言当作一种交流工具,即语言缺乏实际的交流意义。
一、语言表达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可以表现为即刻模仿或延迟模仿。所谓即刻模仿,就是别人说什么他说什么,如告诉他“叫阿姨”,他就重复“叫阿姨”。延迟模仿是听见一句话后过了几天或几十天,突然在不恰当的场合说了出来。患儿的这些表现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句子的意义,没把它当成表达的工具。他们在代词的运用上也易混淆,如自己想喝水,却会说:“他要喝水。”即使有语言表达的患儿,也常常说话简单,如问他吃了什么,他只说“吃苹果”,而很难说“我吃了苹果”。另外,患儿说话没有语调,语气平淡,不会抑扬顿挫,没有感情色彩,在社交活动中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和语音语调,有时说话声类似于机器人说话。
二、语言理解障碍
自闭症儿童的听觉器官完好,听力正常,对突然的响声会眨眼,对天气预报、广告语等,哪怕是很小的声音也特别敏感,但对于大人叫他的名字毫无反应。而对比聋童,患儿对别人的手势表达也无反应。
三、缺乏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交流
正常儿童即便是咿呀学语也会表现出对同伴的关注,并与之交流发声。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核心是语言运用能力的损害,他们不能理解语言情境及其社交用途,具体表现为婴儿期不关注同伴,不与其他人发声交流。即便有了语言交流后,他们在说话时,也常常是自顾自地说,眼睛不看对方,也不在意对方是不是听懂了自己的话;他们不理解周围环境以及别人正在谈论的主题;常常不恰当地把一些词语衔接在一起。有的患儿对语言有充分的机械记忆能力,有相当的词汇量,但他们不会合理利用这些词语、词汇与人交流。
三、自言自语
自闭症儿童由于既不能很好地理解别人的语言,又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缺乏社会性语言交流能力,常常会喃喃自语或大声喊叫,别人却不知其所云。
四、非语言性交流
主要表现在自闭症儿童不能理解别人的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的意义,自己也不会运用动作、姿势、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不会主动注视某物并吸引他人的注意,与人说话时面部表情平淡,没有点头、摆手等动作。可能用尖叫、哭闹来表达他们的意愿,又可能用拉住大人的衣服、向这个物品靠近、把大人的手放在这个物品上表示自己想要;或者自言自语地说一些别人不理解的话,其中夹杂着这个物品的名称或某个特征。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的交流障碍,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孤独症儿童转衔教育的实施方法
下一篇: 孤独症儿童入学前转衔教育的基本内容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