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的结构化教学内容如下:
一、视觉结构
视觉结构就是把学习环境、学习材料、工作程序作适当安排,使自闭症儿童无须语言,只用视觉提示,就可以明白和理解学习的要求。
二、建立常规
为了适应环境,有效地工作,有秩序地生活,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逐渐建立自己的或社会公认的常规,自闭症儿童也不例外。例如,如果要求孩子折餐巾纸,就可以把折完20张餐巾纸并全部放入筐内,作为一个完整的常规,那么孩子就要把20张餐巾纸折完并放入筐内才表示工作完成;又如写字、画画时,可以规定孩子写完画完,最后把笔放入收纳盒中,才能表示整个任务完成。
三、环境安排
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广度有限,对环境的理解与分析就比较困难。环境安排就是针对患儿的这种弱点,对环境进行特殊的安排,在不同活动之间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固定的某个地方只能从事某一种活动。这样可以让孩子专注地从事活动,不易分心,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理解环境与活动之间的关系,明白特定环境对自己的要求,知道在某种环境下该做什么。
四、时间程序表
由于执行能力较弱,自闭症儿童难以按照事件的前后顺序,有效地安排时间来完成活动,他们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时往往有困难。在进行结构化教学的环境中,将计划的各项活动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让孩子了解活动的程序,能够预先知道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活动中,首先干什么,接着干什么,最后干什么。这样一来,孩子的焦虑程度会减轻,进而减少行为问题,并改善社交行为。
时间程序表包括流程时间表和工作程序表。前者显示自闭症儿童半天或一天中的每个活动的程序。例如孩子半天的训练过程是语言课→小组活动→个人工作时间→点心时间→自由游戏时间→个别辅导课等,可以将这些活动分别用文字、图片或照片显示,按照先后顺序粘贴在入门处的墙上。教会孩子看流程时间表,这样他就能通过流程时间表知道整个上午他要进行哪些活动以及活动的先后顺序。而工作程序表展示的是个人工作的过程,列出要做哪几项工作以及先后顺序,例如:颜色分类→拼图→迷宫→吃零食。可以将这四项工作任务做成视觉提示卡片,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粘贴在桌面的左上角用于提示。
五、个人工作系统
自闭症儿童缺乏组织环境、独立工作的能力,个人工作系统的目的在于提供孩子独自工作的机会,通过视觉结构、常规、环境安排和时间程序表等结构化教学的重要元素,引导孩子有秩序、有组织地自发工作,培养独立工作的习惯,提高独立工作的能力,为以后独立生活做准备。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的结构化教学,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下一篇: 儿童自闭症的感觉统合训练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