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自闭症治疗方法,社会故事法是从认知的角度来改变自闭症儿童社会行为问题或塑造新行为的一种方法,最初由Carol Gray提出,是按照一定规则和线索拟写社会情境故事进而帮助孩子建立与此情境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一种方法。
一、功能
社会故事具有以下几点功能:提供客观及正确的社交资料(何事、何时、何地、为何、如何);利用自闭症儿童较强的处理视觉讯息的能力,增强孩子的社交理解能力,引导正确的社交行为和态度或一般人预期的恰当的社交表现;增强及扩展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解释大部分人应有的社交表现及其他人对正确社交行为的反应,让孩子直接“阅读”及明白社交要求;增强孩子的“心智解读”能力。
二、句型
描写社会故事的时候,首先拟写主题,社会故事的内容可以是改变自闭症儿童不适当行为或是帮助孩子建立社交新行为,如排队、打招呼等。其次是社会线索的收集,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因素,从孩子的角度思考,符合其年龄特征和兴趣。再次是情境的设定,情境是使孩子感到困难的。最后在描写社会故事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以下几种句型:
1、描述句:用于指出情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如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有哪些人参与等。
2、观点句:也称透视句,用于描述在情境中当事人的情绪、想法、意见、动机或健康状况等,帮助自闭症儿童了解体会他人的想法。
3、指示句:主要用来向孩子提供行为反应的建议或选择。
4、肯定句:用来强调背景知识,如普遍的价值或规则,使自闭症儿童了解社会对某行为的看法。
5、控制句:从孩子的角度指出在特定情境中,可以用那些方法帮助自己记得所要表现的行为。
6、合作句:情境中的其他人(包括老师、父母、同伴等)如何帮助孩子。
描述句、观点句、肯定句与合作句统称为描述性句子,引导句、控制句、统称为指导性句子。以上这些句型在一篇社会故事中并不要求同时出现,但基本句型的使用有一定要求,要多用描述性句子,少用指导性句子,以免说教味道太浓,引起自闭症儿童的反感。社会故事有多种呈现形式,使用何种方式取决于孩子的能力和需要,可以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电脑或是书的形式,也可以包含图片或照片。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治疗方法:社会故事法,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下一篇: 自闭症儿童艺术治疗的原理和应用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