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故事法是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法之一。
美国学者Carol A. Gray在1991年提出了社会故事法(Social Stories)。社会故事法的核心概念是由包括老师和家长在内的监护人,对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需求进行评估,然后以描述自然化社会情境的方式,编写简短故事,让孩子在故事的阅读中实现对相关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社会故事法在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生活自理能力从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适应性的话题,与社会故事法对自然现实情境的要求具有一定的重叠性。
在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训中使用社会故事法,主要按照如下环节进行:1、评估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确定领域主题。2、收集资料。3、根据领域主题,编写能够满足孩子阅读及发展需求的社会故事。4、制定社会故事训练计划。5、实施社会故事训练。6、评估效果。7、基于评估效果,制定新一轮训练计划。
社会故事主要包括指示句、肯定句、描述句。通常设置2-5句描述句或肯定句,1-2句指示句或者控制句,描述句通常要多于指示句,以创造有趣的社会故事情境。比如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挑食行为,可以设置社会故事法,如下:我是小明(前导句);我每天都要按时吃妈妈做的饭(观点句);妈妈做的饭菜很可口(观点句);我既要吃肉,又要吃蔬菜,这样才是可爱的好宝宝,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指示句)。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方法:社会故事法,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上一篇: 自闭症儿童口肌训练游戏:伸舌活动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