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在特殊学校中的沟通与交往是怎样的呢?
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修正雷诺的阶梯式服务模式,提出了特殊儿童接受教育最适当的安置模式,按照特殊儿童障碍的严重程度和进步情形从上向下依次划分为医院、教养机构、特殊学校、特殊班、资源教室、巡回辅导、普通班。障碍程度越重的儿童接受的特殊教育和治疗更专业,但封闭的程度也比较大,接触的资源类型也比较少。
自闭症儿童在普通班接触普通同伴的时间比较多,受各种刺激和影响更明显,也有更多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的机会。当然,特殊儿童具体被安置在哪种类型的教育资源里也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家长意愿综合考虑。
一、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沟通与交往
在综合性特殊学校中有多种障碍类型的儿童,可能会出现小集体的组织,即障碍类型相同或相似的儿童经常在一起活动,从而使得集体沟通变得困难。如听障儿童能彼此用手语进行沟通,但是自闭症儿童因为不会手语而导致与听障儿童的沟通受到阻碍。不同障碍类型的儿童在一起交流的机会较少,这样会造成自闭症儿童在特殊学校中接受的刺激不足,不利于进一步的沟通与交往。
二、专门性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沟通与交往
专门性特殊学校中,教师会针对同类的儿童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育上也会更有针对性。虽然同是自闭症,但障碍程度不同也会让这个群体有层次的分别。程度轻的自闭症儿童可以帮助程度重的儿童,教师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特点使班级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氛围。
例如,语音语调的变化可以传递很多信息,是语言沟通中重要的一点。过重的语调表示强调或是一个人生气的情绪,轻言细语则是表示温柔的态度或是外界安静环境所要求。然而自闭症儿童对语言内容本身之外的信息掌握比较困难,无法理解音调高低、面部表情、说话快慢的变化,他们自己说话时也是面部表情单一,目光无神,或是语调单一,发出电报式的声音。这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会使对方很快失去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这样的特点在班级内设计教学活动来专门训练患儿的说话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说话,帮助他们与他人顺利沟通。
以上就是自闭症儿童在特殊学校中的沟通与交往,由99自闭症网为您整理。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