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能力?具体如下: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加强精细动作、粗大动作能力的训练
具备一定精细动作能力和粗大动作能力是生活自理的前提,涉及握、拧、撕等手部动作和跑、跳、蹲等有关全身的大动作。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活动,如用手指捏豆子、搓橡皮泥、丢沙包等,逐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和粗大动作能力。
2、使用视觉提示法
家长首先通过多次示范,让孩子有初步认识,接下来使用图片或视频进行视觉提示。例如,为孩子设置自己洗手的目标,用图片来展示洗手的若干步骤。这样孩子就可以利用视觉学习的优势清晰地知道洗手的步骤,并能够按照步骤来执行,最终达到学会洗手的目标。要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选择视觉提示内容的类别。如果孩子还不能有效地识别照片、图片、文字,那么对他的视觉提示就应该用动作示范提示或视频提示。
3、使用任务分解法
家长需要把自闭症儿童要学习的内容细化成若干个连续的小步骤,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让其逐步学习。可以从第一步学到最后一步,也可以从最后一步开始学到第一步,还可以从中间某一步开始学习。
从哪一步开始学习,一看孩子的水平,二看他的兴趣或最易于接受的那一步。通常会把视觉提示法和任务分解法结合起来使用。家长也要从辅助、提示到逐步放手,多给孩子机会,让孩子独立完成。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
1、培养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自闭症儿童参与家务劳动,生活小事都可以成为其家务劳动清单里的一项,同时可以把家务纳入他们每日或每周的例行活动中。
2、把家务的步骤流程化
可以利用孩子视觉能力强的优势,把家务中的每一步都通过文字列表或图片表示出来。例如,要教孩子如何清理垃圾,可以把每一步都用图片展示出来,包括把垃圾袋拿出来、系好、把垃圾袋放进垃圾箱等。和孩子一起按照清单做几次,帮助他熟悉清理垃圾的步骤。
3、选择适合的家务
自闭症儿童在生活中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和行为特点,家长可以根据其特点,顺应其能力水准,选择从简单且容易完成的任务开始并逐步提升难度。比如,孩子喜欢把周围的东西按顺序摆放好,家长可以让其每天整理玩具和书籍,并逐渐增加有难度的家务劳动内容,如整理餐具等。
4、建立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是激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有效方式,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奖励,比如,物质奖励或者表扬,让孩子获得正向激励。
如何培养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能力?
下一篇: 如何引导自闭症孩子练习穿衣?
您好!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