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孩子家长接到医生的“自闭症倾向”诊断书,或是看到孩子两三岁还不开口说话,就吓坏了,怕孩子真的患上这种“精神癌症”。其实,你的孩子可能只是假性自闭症。
自闭症也有真假之分吗?是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每天陪读、做康复训练的大多是星孩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孩子的父母有些工作太忙、无暇陪伴孩子,有些在孩子不会开口说话的时候就离开本地,去外地打工了。
还有些自闭症孩子虽然有家长的陪伴,可生活在单亲家庭,不是只有爸爸就是只有妈妈。他们的父母无法充分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虽然孩子的生活水准不低,但父子、母子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父母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其他方面了。还些孩子接触最多的既不是父母,也不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而是保姆。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自闭症孩子能得到成长所需的引导吗?
形成“假性自闭症”的主要原因包括:
1、孩子在婴幼儿期,尤其是3岁前,和父母接触很少,长期被托付给老人或保姆带。
2、家长对孩子包办太多,不是发出的指令太多,就是事事代劳。
3、在吃饭、睡觉、上厕所等日常生活问题上太过教条,对自闭症孩子过度训练。
4、在生活中过多使用工具,如电视、婴儿车、电子产品等,造成孩子缺少语言和情感的交流环境。
5、对孩子限制太多,不断否定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6、夫妻感情不和,家庭气氛长时间压抑。
7、监护人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或是用冷暴力惩罚孩子。
8、家庭成员性格过于强势,凡事不允许他人质疑,压制了孩子的个性。
9、自闭症孩子的成长环境过于单调,长期缺少玩伴。
10、家里没有书或书很少,亲子阅读时间不足,孩子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以上这些情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个自闭症家庭中,只要不严重,对孩子影响还并不大。然而,如果这些因素相互叠加,程度太深,就会形成一种创伤性成长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会经常感到不安全,逐渐形成敏感性人格。他们的心理不断受阻,又无法建立自我成长通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假性自闭或其他形式的精神分裂。
医生做出“类自闭症”“假性自闭症”“自闭症倾向”等诊断之后,家长不必惊慌。孩子可能真的得了自闭症,也可能只是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但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训练,最好把他送到一些康复机构去训练,帮助孩子赶上同龄人。
下一篇: 医院的自闭症诊断存在漏洞吗?
您好!请登录